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属清吏司

典属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典属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外札萨克各部、旗之疆界、封爵、设官、会盟、屯戍、驿递、互市及蒙藏等喇嘛之事,并办理与俄国、廓尔喀之交涉、入贡及贸易等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录勋司设; 二十九年改旗籍司为典属司,改原典属司为旗籍司,遂为定制。以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为主官,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贴写书吏等吏员佐理司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院部。


官署名。清置,属理藩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柔远司,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改柔远后司为旗籍司,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改为典属司。掌外蒙古、青海蒙古,西套蒙古和新疆金山、天山之间各部旗疆域、封爵、会盟、军旅、驿递及蒙藏各地喇嘛之事;并掌俄商来恰克图贸易等事。设郎中满、蒙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蒙古六人,主事满、蒙各一人;笔帖式满四人,蒙古六人;经承一人;贴写书吏二人。

猜你喜欢

  • 太弟中庶子

    官名。西晋设,属储君皇太弟,缪播、荀崧均任过此职,职如“太子中庶子”。

  • 厌新将军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时宗室刘茂自号厌新将军,率众降,封为中山王。”

  • 三京诸道僧尼都总管

    官名。辽景宗保宁六年(974),以沙门昭敏为之,加侍中,统领皇都、东京、南京各寺院僧尼。

  • 明堂令丞

    官名。《大戴礼记·威德篇》引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祭祀,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汉代设明堂丞,属太史令。魏晋无考。南朝宋大明中设明堂令

  • 市董

    北洋政府市自治制中普通市市长的佐助人员。参见“市自治制”。

  • 中尚食局

    官署名。北齐置。属中侍中省,以中尚食典御为长官,员二人,下设丞二人,监四人,皆由宦官担任。管理皇帝的饮食事务。官署名。北齐置,掌储供宫中食物。其官有典御、丞、监。见《隋书·百官中·中侍中省》。

  • 右三部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设,掌兵、刑、工三部事。置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五员,员外郎五员。至元元年(1264) 罢,以兵刑为一部,别置工部。三年,复立。五年,又分为兵刑部与工部。官署名。元

  • 羽林孤儿

    禁卫军名,汉置,掌侍卫送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 官啬夫

    官名。战国秦置。县令所属各专职啬夫的通称。《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 “官啬夫免,效其官而有不备者,令与其稗官分,如其事。”参见“啬夫”。

  • 立法院秘书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立法院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