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阁学士

内阁学士

官名。清朝内阁之属官。俗称“阁学”。康熙九年(1670),改内三院学士设。定制满六人、汉四人,秩从二品。初皆兼礼部侍郎衔,乾隆五十八年(1739)停止兼衔。额缺列于内阁典籍厅,但并不在厅办公,而以内阁大堂旁的“堂门”为直庐。例以詹事府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及寺卿等官升任。掌敷奏本章。皇帝御门听政时则进折本,逢朝审、秋审时奏各省勾到罪犯姓名,汉学士并为题本批写汉字谕旨。乾隆(1736—1795)中期以后,选满、汉学士各一人为稽察中书科事。


官名。清朝设此官,为内阁属官。掌传达诏命及章奏。见《清史稿·职官一·内阁》、《历代职官简释·内阁学士》。

猜你喜欢

  • 雍太宰丞

    官名,也写作“廱太宰丞”,西汉置,为雍太宰令之副,助令掌五畤祭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参看“雍太宰令”条。

  • 西域都护

    官名。西汉始置,亦称都护西域、使西域都护,主管西域地区军政事务。初,武帝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宣帝神爵 (前61—58) 中,以郑吉并护鄯善以西南道、车师以西北道,称都护西域骑都尉,于乌垒设府,监护西

  • 互市监

    ①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于四方使署下置,掌互市,有监、副监。唐朝改隶少府监,每监,监一员、丞一员、价人四员,掌交易马驼驴牛等事;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为通市监。②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 南京工科给事中

    官名。明成祖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工科之事。

  • 人

    官名。 同“人”。 《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 掌炊煮米饭。 参见“人”。

  • 伊吾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西晋、十六国前凉沿置。主伊吾(今甘肃安西以北)一带军务。魏、晋皆七品。见《魏书·私署凉州牧张寔传》。官名,三国魏置,掌伊吾军务。西晋、十六国前凉沿置。

  • 执驭

    杂任职名。唐太仆寺典厩署置,员额一百人,掌驾车之事。

  • 胡鲁

    即“忽鲁”。

  •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孝献帝纪》:“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三国吴也置。《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武官名。三

  • 三甲

    官制用语。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0) 将所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分称第一、二、三甲,此年第一甲取二十八人,第二甲取一百五十七人,第三甲取五十四人,三甲人数反少于二甲。太宗端拱元年(988) 、二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