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机处

军机处

官署名。“办理军机处”之简称。清朝中期以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之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一说八年。时称“军机房”。十年,始称“办理军机处”。十三年十月,改设“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复故,遂沿置不改。以其成立后,即成为秉承皇帝意旨办理军国大政的实际政务中枢,故又有“枢府”之称。职官有军机太臣和军机章京两种。其职掌为,每日由军机大臣晋见皇帝,讨论大政,秉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待皇帝阅定后向各部门各地方长官下发。还负责审拟特交案件,稽察各部院衙门汇奏事件,奏补重要官缺等事。军机章京负责缮写、记档和收发文移等具体事务; 乾隆(1736—1795)中期以后并代军机大臣撰拟谕旨。此外,方略馆和内翻书房也由军机处管理。宣统三年(1911),责任内阁成立后遂撤废。


官署名。清置,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清雍正用兵西北,因内阁在太和门外,怕泄露机密,于是在隆宗门内设军机房,选择内阁中谨密者入值抄写。雍正十年更名军机处,其大臣称行走,由亲王、大学士、尚书等充任;地位低下者称学习行走,也称小军机。军机之首称领班,总揽一切。军机处除外理机务外,凡特旨简放大员(大学士、六部尚书、巡抚、将军、提督、主考等),皆由军机大臣开单请旨。见《清史稿·职官一·军机处》。参见《清朝续文献通考·职官四》。

猜你喜欢

  • 币制局总裁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币制局的副长官。见“币制局”。

  • 天朝典官

    太平天国官类名,即办理整个政府事务的典官。见“典官”。

  • 兴圣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兴圣宫汉人军民之政。亦称“兴圣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置都部署、副都部署、同知等职。

  • 国会常任委员会

    (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北洋政府初期的临时参议院所设委员会之一,由参议员互选组成。(2)北洋政府时期国会参众两院内部各委员会之一。参议院与众议院分设各种常任委员会审查各项案件,于每次会期之初选举各项

  • 节度掌书记

    官名。唐朝后期置,为节度使属官,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及号令升纳之事。宋初沿置。太祖乾德二年(964),令两使留后奏荐历两任有文学者充任。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977),命有出身人充任。后逐渐成为选

  • 军行

    步兵编制单位。商代设置,亦简称为行。卜辞说:“辛未卜,行,贞:其乎永行,有遘?”(《粹》五一一片)商代的军队是用右中左三个方面组织的,师有右中左三师, 行也是分右中左编制的。这是根据战阵的实际要求编组

  • 书记监

    官名。北洋政府于县司法公署置书记监一人,书记二至四人。书记监似为书记之资深者,负责公署内文牍、记录事务。

  • 徽猷阁直学士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始置,从三品,为高级文官赐衔。官名,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置,位在学士、待制上,无职守,无所掌,只供侍从顾问。见《宋史·职官二》,参看“徽猷阁学士”条。

  • 清册

    文书名。① 即“青册”。② 明细之账册。如清朝各州县所管之仓库皆造四柱清册,记录旧管、新收、现存、开支等项目,以便查核。

  • 河南府牧

    官名。即河南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