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农工部

农工部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 设农商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分设农工,实业两部。农工部以总长、次长为正副长官。下设参事、秘书,部内组织除参事厅、秘书处外,分设总务厅及农林、工务、渔牧、水利四司,厅置厅长,司置司长,其下分设三至四科办事。

猜你喜欢

  • 正税务司

    官名。清朝后期负责海关税务之官员。咸丰四年(1854),上海成立江海关,征收洋税,清政府派“司税”管理,但实权在英、美、法委员手中。咸丰八年(1858),为办五口通商税务,改司税为正、副税务司,各一人

  • 工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的头司。司的主官,隋初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工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佐助工部尚书、侍郎,掌城池土

  • 官厅

    ① 旧指上级官署中供下级官员来谒长官时休息的地方。有等级之分。如清朝督抚衙门中有司道官厅、府官厅、州县官厅等。② 军事机构。明朝京营编制。正德(1506—1521)中置。分东西两官厅,系选团营中精锐组

  • 庶蠹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庶中士佐官, 正一命。

  • 南北选

    科举名。又称南北通注铨法。分见 “北选”、“南选”。

  • 莫弗贺

    即“莫弗纥”。

  • 正议校尉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以张纮任之,与长史张昭并参谋议,地位很高,常一人随孙策征伐,一人主持留守事务。见《三国志·张纮传》。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参谋议,或随军征伐,或主持留守事务。《三国志·吴书·张紘

  • 安徽司郎中

    即“安徽清吏司郎中”。

  • 督率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翼王出走后新设,为朝官之长。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综理朝政,不久改称掌率,见“掌率”。

  • 武信君

    1、秦朝末年项梁起兵后自称武信君。《史记·项羽本纪》:“项梁自号武信君。”《汉书·陈胜项籍传》》:“宋义论武信君必败,数日果败。”2、武臣在自立为赵王前为陈胜的将军,他也曾自称武信君。《汉书·张耳陈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