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三州

十三州

(1) 两汉监察区和行政区划。两汉以司隶校尉和十二州刺史监察京畿和全国郡县。其所部京师地区和十二州是监察区,亦合称十三州。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州始成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划。东汉的刺史所部的州与东汉末作为行政区的州,各有治所。两汉的十三州,其名称为:司隶(司隶校尉所部,治所在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豫州(治所在谯,今安徽省毫县),冀州治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徐州(治所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县),青州(治所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荆州(治所在汉寿,今湖南省常德县东),扬州(治所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后移治今寿县),益州(治所在雒,今四川省广汉县),凉州(治所在陇,今甘肃省张家川),并州(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幽州(治所在蓟,今河北省蓟县),交州(治所在广信,今广西省梧州市)。

猜你喜欢

  • 君子营

    ①官署名。石勒为十六国汉安东大将军时置。将被其俘获的衣冠士族集在一起,号君子营。②军营名。东晋置。《晋书》卷七○《刘超传》: “(刘超)迁射声校尉,时军校无兵,义兴人多义随超,因统其众以宿卫,号为君子

  • 两军中尉

    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 食采

    即食邑、采地、封地、封邑。《汉书·地理志下·郑国》:“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

  • 贞人

    官名。即“卜”,见该条。

  • 太阴监丞

    官名。唐朝将作监所领太阴监属官,置一员,正八品上。

  • 中县

    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置,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次于大县,高于小县。北齐中县,地位在上、下县之间。隋唐沿北齐之制,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

  • 太仓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诸曹长官之一,管理国家粮仓及征课事务。官名。太仓为中央的粮食仓库,后魏设太仓尚书,职务同太仓令。参看“太仓令”条。

  • 榷酤官

    官署名。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 置,主管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前81) 罢郡国榷酤官,改征酒税。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置,掌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罢,改为征收酒税。

  • 陆军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系管理陆军军政之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兵部设,并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掌全国陆军行政事宜,统辖京外陆军及旗、绿各营,稽颁营制饷章,审办一切关系陆军的重大

  • 太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南面官。又称太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掌太和宫汉人军政事务。置都部署、同知、副部署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