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卫郎

卫郎

指汉代以郎为称的侍从武官。汉代光禄勋所属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三署分别有中郎、侍郎和郎中; 车户骑三将, 有左右车郎和户郎; 虎贲中郎将有虎贲郎; 羽林中郎将、羽林左右监有羽林郎。这些以郎为称的属官,都是皇帝的侍从武官,统称卫郎。《后汉书·百官志二》本注:“凡郎官皆主更直, 执戟宿卫诸殿门, 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在直中。”议郎也是郎官的一种,但他的职务是掌顾问应对,与大夫相类似,不参与执戟更直,不在卫郎之列。

猜你喜欢

  • 宗子录

    见“宗子正”。

  • 上四军

    北宋时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军的合称。宋初沿后周旧制,殿前司所属有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侍卫司所属有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上述四军是后周的四支主力军,北宋时仍为禁军的主力。宋太宗时,诏以美名易禁军旧号,

  • 荡逆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七品上。可作为起家官。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七品上。

  • 马帅

    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 州军府右户掾史

    州军府佐吏名。北齐置,见《州军府户曹参军”。

  • 枢密院左右押衙

    吏名。宋朝枢密院承旨司置,员二人。

  • 定武中郎将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三国志·宗室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孙)桓弟俊,字叔英,性度恢弘,才经文武,为定武中郎将,屯戍薄落。”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宗室传·孙桓》:“

  • 方略馆总裁

    官名。清朝方略馆之长官。无定额。由军机大臣兼充。总掌方略馆之事。官名。清置,为方略馆的主官,见“方略馆”。

  • 使院

    见“使院牙职”。官署名。节度使留后(官名)的官署称使院。《资治通鉴》唐天宝六载十二月:“常清至使院,使召德诠。”

  • 同都督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始置,以执政兼任,为都督府副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