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官

县官

①指官府、朝廷。《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②县府官吏统称。《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 “又县课县官,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注:课,考核; 县官,县中官吏”。后世亦作为州县官吏统称。③指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司马贞索引: “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官为国家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


官名。1、泛指县中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县官,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注:“县官,县中官吏。”后世也沿用。

2、指官府或朝廷。《后汉书·朱晖传》:“是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尤之。”《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

3、指皇帝、天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注:“《索隐》:县官,谓天子也。”

猜你喜欢

  • 吏部司马

    官名。麹氏高昌国吏部次官,协助吏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始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 典竹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竹器。

  • 多正

    周朝众执政大臣合称。 《作册䰧卤铭》: “公大史咸见服于辟王,辨于多正。”

  • 县政府民政科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局改科后始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地方自治、户籍、卫生、选举、禁烟、仓储、礼俗、宗教、褒扬、抚恤。

  • 挏马令丞

    官名。汉武帝太初中更名家马为挏马。《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应劭说:“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饮。”即把原供天子私用的家马厩改成了专养乳马的挏马厩,设令及丞。东汉省。

  • 司马正

    官名。周朝诸侯行大射礼时的司仪长官。一说即“小司马”。《仪礼·大射》: “司马正适次,袒决遂执弓右扶之出,升自西阶,适下物,立于物间。”贾公彦疏: “案天子有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一人。此虽诸侯礼

  • 归义侯

    ①东汉政权赐予少数民族君长的封爵。《后汉书·百官志五》: “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②官爵名。东晋置,封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如灭十六国成汉后,封授其统制者李势。十六

  • 龙兴打捕提领所

    官署名。元置,属宣徽院,设提领、副提领各一人。

  • 小营官

    官名。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一。掌治所属各城军民之政事。前藏设七品官二十五人,分辖二十五小营。后藏设七品官十六人,分辖十五小营,缺出,于东科尔及喇嘛内拣选。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秩均为六品,属唐古特营

  • 卜祝

    官名,即卜和祝的合称,既掌占卜,又掌祭祀时读祝词。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注曰:“迁父为太史,掌知天文律历卜筮祠祝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