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信司

国信司

官署名。南宋置,为临安府所属机构,掌往来国信事。

猜你喜欢

  • 都邮

    即“督邮”。

  • 准备将

    见“将”。军官名。南宋时各屯驻大军下将一级编制中的统兵官之一,地位在正将、副将之下。

  • 右太仆

    官名,秦汉皆置太仆,掌车马,为九卿之一,均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二》,而未见“右太仆”,而《双剑簃古器物图录》卷下有西汉时“右太仆印”封泥,说明西汉时有此官。

  • 绥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孙权置,三国吴沿置。南朝梁为四绥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拟四平将军,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仍拟四平将军。杂

  • 盐务管理局

    官署名。民国年间置,属盐务总局,设在各产盐区域,掌征收盐税等事,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下设总务、产销、税警三科,并根据事务的繁简设科员、技术员。

  • 言官

    明清对监察御史及给事中之统称。谏官,谏议之官。《韻额府群玉》:“谏官曰言官。”《明史·李应昇传》:“广微父允贞为言官。”

  • 源士

    官名。明朝六科属官。洪武(1368—1398)中改原元士而置,共八十一人,取六科为事之本源之意。二十四年,复改名给事中。官名。给事中的别称。明洪武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见《明史·职官三》,参看“给

  • 盟主

    诸侯会盟时的首领、主持人称盟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補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东汉末年,将军、州牧、刺史、郡守联合讨董卓时,曾以袁绍为盟主。《三国志·魏

  • 监池司马

    官名,三国吴置,掌看守鱼池。《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注:“(孟仁)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除为监池司马。”

  • 掖庭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掌宫女之事。置令、丞,又有宫教博士二人,并用宦者,隋初改名掖庭局,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改署,设令、丞各二人,隶长秋监,参用士人。唐复称掖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