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院检讨
见“国史院”。
见“国史院”。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儒学类科目。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诏举,孙玼等三人及第。
位列卿位的高级官员的泛称。参见“卿”。1、诸卿。汉朝诸卿,位在公下,类似今天国务院各部部长。其属官多置丞、功曹主簿等。汉朝有太常卿、光禄勋卿、卫尉卿、太仆卿、廷尉卿、大鸿胪卿、宗正卿、大司农卿、少府卿
官名。详见“永巷令丞” 。
官署名。为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内部分设的六局之一,下设四科:第一科所掌为:一、土地收用法等之具案及颁布事项;二、国有、公有、私有土地之清查事项;三、变更行政区划及统计土地面积事项。第二科所掌为:一、岛地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官名。即右千牛卫将军,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右千牛府将军置,旋改右千牛卫将军。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水”。
官名。北魏、北齐置。《魏书·范绍传》: “转右都水使者。”详见“都水使者”。
宋朝学校名。仁宗庆历四年 (1044) ,太学内舍招生二百人,支给食钱。神宗熙宁四年 (1071),太学行三舍法,为三舍第二等,名额如旧。元丰二年(1079),增为三百人。哲宗元符二年 (1099)
见“御前军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