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司成

大司成

官名。①周朝司徒属官。《礼记·文王世子第八》: “大司成论说在东序。”郑玄注: “大司成,司徒之属,师氏也。师氏掌以美诏王教国子以三德三行及国中失之事也。”② 学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由国子祭酒改名,咸亨元年(670)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创太学之外学辟雍,三年置大司成管学事,四年改辟雍大司成为太学大司成,总管国子监和内外学校,凡学校事宜皆许直上朝廷,宣和三年(1121)罢。明朝为国子祭酒别称。


官名。掌管儒学训导。西汉设博士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唐初为国子监祭酒,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改祭酒为大司成,咸亨元年复旧。参看《新唐书·百官志三》。

猜你喜欢

  • 百辟

    周朝诸侯国君统称。《尚书·周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孔安国传: “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 “辟,君也”,“诸侯各君其国,故云百辟”。

  • 注册局

    官署名。清末商部附属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设。掌商标等注册事宜。原由江海关、津海关管理的标牌注册局作为沪、津二分局,归其管辖。置章京六人,供事四人。清末商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 屯田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屯田司 。明清工部四司之一。掌理设置屯垦,增益军储,抽分征商,伐薪烧炭,百官茔制之事。后屯种事废,主管陵工。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南京工部屯田清

  • 司法院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十月置,为国民政府五院之一,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有管理司法审判,行政审判的职权。其组织分司法行政部、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及公务员惩戒委员会;设秘书、参事两处。长官称院长、副院长,由国民

  • 硝磺库

    官署名。清朝工部虞衡司所属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设满洲员外郎一人,改主事一人。掌收发硝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陆军部军实司。清代工部虞衡清吏司所属机构。掌收发硝磺。设满员外郎一人(都水

  • 轻车将军

    官名。西汉置,武帝任太仆公孙贺为之,统兵出征。东汉末一度地位较高,在九卿及卫将军之上。三国魏后地位稍降,为将军名号。魏、晋、南朝宋皆为五品(一说魏为三品)。十六国前梁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 太子庙令丞

    官名。唐宗正寺所属有诸太子庙、令各一人,从八品上,掌洒扫开闭庙门,四时祭享。丞各一人,正九品下,所属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

  • 典北锣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二十四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锣”。

  • 内司

    ①官署名。十六国前秦置。《晋书·苻坚载记上》: “课后宫,置典学,立内司,以授于掖庭,选阉人及女隶有聪识者署博士以授经。”②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之首,主宫内事,位视尚书令、仆。亦作宫内司或宫大内司

  • 长宁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置。又称“长宁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掌长宁宫汉人兵马之政。设都部署、副部署、同知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