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

官名。东宫三少之首。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 始置,与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傅、少保并号六傅,掌辅导太子,三品。然不常设。东晋、南朝省师、保,唯置二傅。北魏、北齐仍置,掌训导辅翊太子,无具体职司,东宫属官皆隶太子詹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二十三年改三品,北齐因之。隋、唐、五代沿之,多为安置退免大臣的闲职或用作加官、赠官,皆无官属。隋正三品,唐从二品。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曾诏开府,置令、丞各一员,隶詹事府,寻罢。北宋初东宫三少皆为执政的致仕官,唯太子少师非经顾命不授。真宗天禧四年(1020)太子同听政,始以宰相兼任,真授为东宫官,从二品。以后不置。南宋复以宰相兼太子少师、少傅。辽朝有东宫三师府,金朝有宫师府,皆置三师、三少,掌保护东宫,训导太子,金三少正三品,领詹事院、三寺、十率府等。元不常置。明初为东宫大臣,以朝臣兼任,掌辅导、教谕太子,不列于詹事府,无定员、无专授,后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与辅导太子无关。正二品。清朝亦无职掌、无员额、无专授,作为兼官、加官、赠官。大臣多以庆典得之。正二品。


官名。为辅佐太子的官。《通典》说:“师保二傅,殷周已有。”西晋曾设此官,东晋不置。北魏、北齐、隋、唐、宋历代多沿置。《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少师、少傅、少保,各一人,从二品。掌晓三师德行,以谕皇太子。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自太师以下唯其人,不必备。”清代中叶以后虽无太子,但太子三太三少作为加衔保留,且视为荣典。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宋史·职官二·东宫官》、《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

猜你喜欢

  • 上柱国大将军

    官名。北周建德四年置上柱国大将军,以功高者为之。见《通典·职官十六·勋官》。

  • 官名。殷朝置。武官,主征伐。《殷虚编》第三三二片: “贞,勿乎(呼)寇伐工。”参见“多寇”。

  • 兵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永乐元年 (1403) 始置,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

  • 南府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

  • 封人

    官名。殷朝已见。《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九六四片有“封人”之称。西周至战国沿置。①掌都邑城廓营建及封城疆界的划分。《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苏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周礼·地官》司徒属官有封

  • 兵战次监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兵站总监”。

  • 典书坊

    官署名。北齐东宫始置,设庶子四员、舍人二十八员,领典经坊,并统伶官西凉二部、伶官清商二部。隋朝东宫沿置,设右庶子二员,舍人、通事舍人各八员,录事二员,主事令史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舍人为管记

  • 别作监

    官名,东汉置,为少府属官,掌监别作。《后汉书·百官三》:“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太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皆六百石,宦者为之。”

  • 区副

    警官名。清末内外城各区巡警分厅所辖分区警署的副长官,以八品警官充任,后改称副区长。参见“区官”。

  • 彝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彝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