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

官名。秦朝始置。两汉因之,秩二百石,无员额,轮流宿卫,如三署郎中。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太子阙位则隶少府。三国沿置。魏七品。晋朝置十六人,七品,职比散骑、中书侍郎,掌文章书记,初隶太子太傅、少傅,后隶太子詹事。南朝沿置,宋七品,梁三班,陈七品。北魏亦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下。北齐置二十八人,从六品下,隶詹事府典书坊。隋朝太子典书坊置八人,从六品,掌书令表启之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管记舍人,减四人。唐初复旧称,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右司议郎,咸亨元年(670) 复旧,后以四员为额,正六品上,隶右春坊。北宋真宗、仁宗、神宗、钦宗升储,各置一人,以他官兼任。南宋因之,从七品。辽朝隶右春坊。


官名。掌行令书、表启等。秦置此官,西汉因之,比郎中。东汉无员限,更直宿卫,如三署郎中。魏沿汉制。晋置十六人,职比散骑中书侍郎;驾出,正直从次直守;妃出则次直从。南朝宋齐梁陈皆置,掌文记。北魏也置。北齐典书坊置二十人,隋置八人;炀帝改为管记舍人,減四人。唐仍称太子舍人,四人,正六品上,掌行令书、表启等。其后,宋辽等也置太子舍人。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舍人》、《新唐书·百官四上·右春坊》、《宋史·职官二·太子中舍人、舍人》、《辽史·百官志三·右春坊》。

猜你喜欢

  • 耤臣

    官名。又称“小耤臣”。殷商置。《甲骨文合集》第五六○四片: “已亥卜, 令耤臣。 ”

  • 精膳署长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奏任。承掌院、副掌院之命总核本署事务。

  • 史官

    掌管保藏国家典籍、记录王命、著述历史的官员。殷朝史官有作册。周朝王室有太史、内史。诸侯王国亦有国史,称南史、左史、御史等。《周礼·春官》又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六官所属职官都有史。秦汉以后历

  • 剪蠹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剪氏下士一人,掌除蠹物。北周仿此职置剪蠹中士,正二命;剪蠹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田正下大夫。

  • 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

    官署名。见“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 药长

    东宫属官。东汉置,职掌医药。《后汉书·宦者·孙程传》:“初帝见废,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傅高梵、长秋长赵熹、丞良贺、药长夏珍皆以无过见谴。”三国魏沿置,七品。官名,东汉置,为中宫或太子属官,掌医药。《后

  • 通政

    官名。明朝通政使司副长官。左、右各一人,正四品。明太祖朱元璋称: 政事如同水,欲其常通,故名。详见“右通政”。官名。明置,为通政司长官通政使的副贰之官,分左、右,均正四品,佐长官掌内外章疏敷奏驳之事,

  • 圣贤后裔

    任官资格的一种。自汉平帝时起,历代均封孔子后裔为侯或公,唐以后并以孔氏子孙为世袭曲阜县令。清制,翰林院五经博士二十六人,由圣贤后裔世袭。太常寺博士一人以衍圣公第三子承袭,掌奉圣泽书院;国子监学录二人,

  • 宣义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间李傕置。南朝梁沿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拟克狄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明智将军等号。杂号将军名,东汉献帝

  • 大汉将军

    卫士名。明朝锦衣卫所属有大汉将军一千五百名,选取身材高大的作为殿廷卫士,以资壮观。虽名为“将军”,实际并不是“官”。还有“红盔将军”、“明甲将军”等,也不是官。殿廷卫士名。明制,锦衣卫所属有大汉将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