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学博士

太学博士

学官名。汉、魏置五经博士,分经教授弟子员。东晋不复分经,统称太学博士,置十六员,六品,掌教授太学生,亦备咨询,参议礼仪,隶太常。又别置国子博士教授国子生。南朝宋、齐或置或省,六品。梁置八员,二班,又有限外博士。掌教授国子学生,隶国子祭酒,位次于国子博士、五经博士。陈因之,八品、六百石。北魏国子学、太学各置博士,教授学生,从七品。北齐太学隶国子寺,置博士十员,从七品。诸郡亦置,教授郡学生徒。北周称“太学博士下大夫”。隋、唐以来,隶国子监。隋置五员,一度总知学事,初为从七品,文帝仁寿元年(601) 改从五品,炀帝降从六品。唐置三至六员,正六品上,掌教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之曾孙为太学生者,位次国子博士。北宋前期未置,神宗元丰三年(1080),改国子监直讲置,员十二人,每经各二人,掌分经教授,考校程文,以德行道艺训导学生,从八品。哲宗改置十员。南宋高宗改置三员。金朝置四员,后减为二员,正七品。参见“太学”。


学官名,掌教授五经。自汉武帝立太学后,即置五经博士,宣帝增员十二人,掌教授太学弟子。东晋增至十六人,六品,不再分经教授,统称太学博士。又别置国子博士,教授国子。梁、陈、北魏、北齐、隋、唐皆置。唐代太学博士六人,正六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见《通典·职官九·国子监》、《新唐书·百官三·国子监》。其后,宋金等朝皆置。见《宋史·职官五》、《金史·百官二》。

猜你喜欢

  • 主药

    杂任职名。隋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唐于殿中省尚药局置十二人,太常寺太医署置八人,宗正寺陵台置四人,掌药物的刮削��筛。

  • 海军大臣

    官名。清末海军部之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军阶正都统,从一品。掌主全国海军行政事宜,统辖海军及各省水师,并暂行兼办海军司令部。民国改称海军总长。官名。清末设海军大臣,为海军部长官,掌管海军。《清

  • 黄门书者假使

    西汉黄门待诏之一,为黄门书者中的功高者。见《汉书·艺文志》。假使,指功高者。《通典·职官三》“中书省通事舍人”条说:梁“谒者十人,……功高者一人为假使,掌差次谒者。”

  • 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统领”。

  • 小臣

    官名。 商朝置。掌刈获事务。

  • 减年

    官制用语。宋朝磨勘制度的一项规定。凡官员磨勘转官,皆有规定年限,如须四考或五考,若获朝廷特恩,得以减少一定年数,发给公据以资证明,称减年。实任年数加减年达到规定磨勘年限,即可提前转官。

  • 某国都监

    官名。见“某国详稳司”。

  • 督捕司员外郎

    即“督捕清吏司员外郎”。

  • 花木局都监

    官名。金代设此官,为花木局长官,还有同监,掌花木栽培等事。见《金史·百官二·花木局都监》。官名。金上林署所属有花木局,以都监二人为主官,下设同监二人,以同乐园管勾兼充。

  • 黉宫

    即黉学,学校的泛称。参看“黉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