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元置,为中尚监的佐官。见“中尚监”。
官署名。总管的官署称总管司。详“总管”条。官署名。宋初沿五代之制有马步军都部署与副都部署,部署与副部署,后因避英宗讳改称都总管与副都总管、总管与副总管,掌一路军务和治安,其官署称总管司。都总管常由经略
官名。宋朝初年,每大军出征则置为统帅,下设副都部署、都监、钤辖等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营都总管。武官名。五代后梁时为行营都统的佐官(见“行营都统”条),后唐时亦置,则为总掌行营事务之官。《资治通
官名。元朝置。迷儿军万户府长官之一。参见“迷儿军万户府”。
清朝总督之俗称。清代尊称总督为制军,因其有节制文武各官之权,故称。参看“总督”条。
爵名,秦朝末年楚汉前期刘邦置,位孤卿。《汉书·曹参传》:“楚怀王以沛公为碭郡长,将砀郡兵。于是乃封参执帛,号曰建成君。”注:“郑氏曰:楚爵也。张晏曰:孤卿也。”爵位名。战国时楚置,《汉书·曹参传》记“
州分职吏名。晋置,见“都水从事”。
官署名。明清全国最高监察机构。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 改御史台置。设监察御史八人,分为十二道,每道下设御史三至五人。十六年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
官名。明朝王府三伴之一。建文(1399—1402)中增置,一人,从九品。与伴读、伴书合为王府三伴。诸王待如宾师。成祖即位,革。
官署名。明朝于内廷之中设,掌收进章奏题本,发下圣旨御批。设掌房十员,俱以宦官为之。文书房后来成为内廷宦官升转要职的必由之阶,凡升司礼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者,必由文书房出。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