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宣慰司道

宣慰司道

政区名。元代在至元之初,行省与宣慰司平行,自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平宋以后,宣慰司降级而隶于行省,成为行省与路、州之间的承转机构。其辖区以道为名,称为宣慰司道。此种宣慰司道,全国计有十一道:(1) 山东东西道(治所在益都路),(2) 河东山西道(治所在大同路),以上两道属中书省;(3) 山东道(即宋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路),(4) 荆湖北道(治所在中兴路),以上两道属河南行省;(5) 四川道(治所在重庆路),属四川行省; (6) 浙东道(治所在庆元路),(7)福建道(治所在福州路),以上两道属江浙行省; (8) 湖南道(治所在天临路),(9)广西两江道(治所在静江路),(10)海北海南道(治所在雷州路),以上三道属湖广行省; (11) 广东道(治所在广州路),属江西行省。

猜你喜欢

  • 左中郎将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右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一说专掌谒者。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左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考核

  • 漕运使

    官名。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沿元制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秩正四品,掌漕运之事。办理衙门内部事务的属官有知事,正八品,提控案牍,从九品。办理漕运事务的属官有监运,正九品;都纲,省注。十四年(公

  • 工程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见该条。

  • 小师氏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佐师氏中大夫、小师氏下大夫掌本司事务。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为师氏司次官。宣帝即位,六府诸司

  •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遂有此称,中宗神龙元年(705)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

  • 外任御史

    宋代称临时派往州县巡视的监察御史为外任御史。

  • 藩台

    明清布政使别称。明清两朝布政使的别称,又称“藩司”、“方伯”,主管一省人事与财务。详见“布政使”条。

  • 郎曹

    尚书省各部郎官别称。

  • 寨主簿

    官名。宋朝诸城寨皆置,掌勾考簿书并通治民事。

  • 知北院枢密院事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北枢密院官员,低于知北院枢密使事,高于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