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宾部中大夫

宾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司长官,掌大宾客之仪,主要是南朝陈、北齐及突厥等敌国使臣晋见皇帝的礼仪。下设小宾部下大夫、小宾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司仪上士、东掌客上士、南掌客上士、西掌客上士、北掌客上士、司行下士、掌讶中士、司环中士、野庐中士、象谞中士、掌货赂中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小行人下大夫四人,掌邦国宾客之礼,招待四方使者。《旧唐书·职官志三》说:“鸿胪寺卿一员,后周曰宾部中大夫。”《通典·职官八》“鸿胪卿”条说:“后周司寇有宾部中大夫,掌大宾客之仪。”宾部中大夫,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赵昶传》:“世宗二年(公元558年),征拜宾部中大夫,寻以疾卒。”副职为小宾部下大夫,所属有司仪上士、中士,东南西北掌客上士、中士,司行下士,掌讶中士、下士,司环中士、下士,野庐中士、下士,象谞中士、下士,掌货贿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知礼仪院事

    见“礼仪院”。

  • 谷蠡王

    匈奴官名。位仅次于屠耆王。分左、右,居单于庭东西两方,各有分地,逐水草迁徙,多由单于子弟担任。下各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等官属,以管理辖地军政事务。匈奴王名,分左右,位次于左

  • 令

    官名。 战国曾国置。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文字记载中有“令”的官职名。 参见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

  • 岁升试

    宋朝学校考试名。县学生入学满三月,未犯上二等罚,许于次年正月赴州学补试,合格者补入州学外舍,因每年补试一次,故名。三赴此试不能升入州学者,即取消学籍。

  • 行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朝于军务繁多、地位冲要之处置。简称行都司,制同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及经历司经历、断事司断事等官。共有陕西(驻河州)、山西(驻大

  • 衙皂

    见“都史”。

  • 军医主督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将,掌理海军医疗事务。

  • 州官

    宋至清末,称一州之长为州官。梁代也称州长官的属官为州官。《梁书·吕僧珍传》:“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 手号军

    元新附军之一种。又称手记军、涅手军。原为南宋之军,其军士在手背上刺墨,以便于识别,而防其逃亡。归附元朝后,改编为手号军。其后手号军军士死,由子弟嗣继,不再刺墨。

  • 粮道

    即“督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