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得拨什库
即“分得拨什库”。
即“分得拨什库”。
封爵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礼遇优异,叫做八分。后定封爵,清宗室贝子以上的都入八分。参看。《清会典》。清代区分封爵地位的用语。其制起于天命年间,其时立八和硕贝勒共议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次官,员二人,省称小司寇。佐大司寇卿掌刑政,主持刑法的制订及执行。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北周仿《周礼》之制设置,为大司寇卿的副职。《
官名,为左都候的副长官,佐候行其职。详见“左都候”条。
元朝官署名。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二年置,掌畜类繁殖。其官有卿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哀公十八年》: “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亲军校”。
官名。隋朝岐州监次官,视正九品。
北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创建。西魏大统年间(公元535—551年)宇文泰采用苏绰的建议,仿《周礼》六军之制,在都督中外诸军事之下设六个柱国大将军以领兵,每一柱国大将军之下辖两个大将军,每一大将军之下
官署名。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改稻田务置,掌京畿诸县荒地,召人承佃。宣和三年(1121),并入西城所。
给事中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给事郎为夕郎、夕拜”。夕拜,又称夕郎,在汉朝为黄门侍郎和给事黄门侍郎的别称,南朝陈为给事黄门侍郎的别称,唐朝为黄门郎和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