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屯田清吏司

屯田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屯田司 。明清工部四司之一。掌理设置屯垦,增益军储,抽分征商,伐薪烧炭,百官茔制之事。后屯种事废,主管陵工。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南京工部屯田清吏司亦设郎中一人,主事一人。顺治元年(1644) 沿置,设郎中五人,满洲四人,汉一人,员外郎六人,满洲四人,汉一人; 主事五人,宗室一人,满洲二人,汉二人,以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分理司务。所属有都吏科、准支科、拒科、杂科、匠科等办事机构。并掌检督四司匠役,审核海、苇、煤课及本衙门汉官之升补。光绪三十二年(1906) 裁,事归民政部。


官署名。明、清皆置,但职掌不完全相同。明代屯田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屯种、抽分、薪炭、夫役、坟茔之事。见《明史·职官一·工部》。清代屯田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掌修陵寝大工,办理王、公、百官坟茔制度等。名实极不相符。见《明史·职官一·工部》、《清史稿·职官一·工部》。

猜你喜欢

  • 宗臣

    ① 君王同宗之臣。《国语·晋语下》: “男女之飨,不及宗臣。”② 为后代所宗仰的名臣。《汉书·萧何曹参传》: “声施后世,为一代宗臣。”1、为后代所宗法敬仰的大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

  • 警政司郎中

    官名。清末巡警部、民政部所属警政司长官。掌司事。详“警政司”。

  • 若卢右丞

    官名。《汉书·王吉传》: “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若卢有诏狱,有令、丞主其事,或分左、右。西汉属少府。官名,西汉置,为少府属官。省府地所属有若卢狱,掌治库兵及将相大臣、亲戚妇女。其长官为令,

  • 都转

    都转为“都转运使”的简称,宋朝在各路设转运使,掌管经营一路财赋;其中有诸路事体当合而为一的,便置都转运使以总之。在明朝和清朝,俗称盐运使为都转。参看“都转运使”、“盐运使”条。

  • 右尚方令丞

    官名。见“尚方令丞”。

  • 监牧使

    使职名。唐高宗仪凤(676—679)中始置,立四使: 南使有监十五、西使有监十六、北使有监七、东使有监九。其后增置盐州使,有监八; 岚州使,有监三。掌终岁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 其南使、西使各有丞三

  • 右员外常侍

    官名。北周置。正五命。参见“员外散骑常侍”。散官名。北周置, 见“左员外常侍”。

  • 中大司马

    官名。新莽地皇元年 (后20)置。参见“大司马”。官名,王莽置,掌领兵,主征伐。《汉书·王莽传》:“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

  • 食官署令丞

    官名。北齐始于太子家令寺置食宫署,有令及丞,又别领器局、酒局二丞。隋唐沿置,唐制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从九品下;掌饮膳之事。下设掌膳十二人,奉觯三十人。

  • 司辰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司辰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