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即礼部祠部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祠部;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又改,肃宗至德二年(757)再复为祠部。
专职道员名。清初在江苏设置,管理马政,后废。
王名,三国魏封氐族首领杨腾为百顷氐王。当时杨腾为氐族大帅,居仇池(甘肃西和县)有田百顷,故有此封。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即“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官名。春秋时秦国设置。《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杜预注:“徒父,秦之掌龟卜者也。”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参见“太子太师”。
官名。蒙、元怯薛执事名。蒙古语,意为 “捕盗者”。
官名。明制,光禄寺所属的珍羞署以署正、署丞为正副主官,掌供宫膳肴核之事,属官有监事。清沿置,有署正满、汉各一人,署丞满二人,掌供备禽兔及鱼、面、茶等物,预备祭祀应用器皿,并总办筵席及供应官员食物等事,
状元的别称,为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参见“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