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卫领营将军
官名。《资治通鉴·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 “左卫领营将军许营上疏。”胡三省注: “以左卫将军领营兵,是为左卫领营将军。”
官名。《资治通鉴·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 “左卫领营将军许营上疏。”胡三省注: “以左卫将军领营兵,是为左卫领营将军。”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于海军各舰,由少校充任,佐助舰长和副长管理军舰事务。
官名。东汉将军府(大将军、骠骑将军及左右前后将军等)所部职吏,主罪法。官名,东汉置,为将军属吏,掌罪法。《后汉书·百官一·将军》:“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官名。辽朝南面京官。亦称上京城皇使,为上京皇城使司长官。
辽官名。太仆寺官员,掌簿册文书。
官名。见“遥辇乣详稳司”。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可能是织锦匠的异称。见“织锦匠”。
官名。西汉置,于祭祀五帝时掌读祝文及迎送神,有丞。东汉不设。
官名。清朝太医院之副长官。详“太医院院判”。
官名。① 魏晋南北朝与吏部郎互称,为尚书省吏部曹长官。参见“吏部郎”。②吏部头司吏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选部郎置,员二人。一掌考定核实文官资历档案班秩阶品告身,一掌选补流外官。高宗、
主官的副职或辅佐官之统称。如金熙宗皇统五年 (1145) 以同知、签院、副使、少尹、通判、丞称佐贰官。明清为地方政府主官的辅佐官之统称,如同知、通判、判官、县丞等,品级略低于主官,但非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