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市舶司

市舶司

官署名。唐朝始置于广州。宋朝置提举市舶司,先后于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等地分置,设官市舶使、判官等,以掌海外贸易。元朝沿置,改市舶提举司,先后置泉州、温州、广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澉浦、上海、杭州七处,然多有变更。设官提举,正五品,隶行省,掌海外贸易,签发商人出海入境公验、公凭,检查船只,抽分抽税。明洪武七年(1374)于太仓、黄渡(今上海嘉定)置,后罢。复于宁波、泉州、广州置,后亦罢。永乐三年(1405)再置,除宁波、泉州、广州外,并增云南、交阯(今越南)二处。嘉靖(1522—1566)中因倭寇掠宁波,再罢,仅存广东一处。清朝不置。


官署名。宋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温州、苏州等地设市舶司,也叫市舶务,由郡兼任,掌管对外贸易的管理、法令、税收等。>宋神宗元丰后,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明代称市舶提举司,清代不设。见《宋史·职官七·提举市舶司》、《明史·职官四》。

猜你喜欢

  • 左右虎贲率倅长中士

    官名。见“左右虎贲率上士”。

  • 总督仓场侍郎

    官名。清朝户部仓场衙门之主官。又称仓场总督、仓场侍郎。顺治元年(1644)仿明制置,设汉总督仓场侍郎一人。康熙十八年(1679)定满、汉侍郎各一人。掌理漕粮之积储及北运河运粮事务。下设笔帖式、经承、门

  • 扎尔固齐

    满语官名。清入关前所设之职官。又称“都堂”。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1615),共十人。“扎尔固齐”,满语意为“理事官”、“断事官”,故又称“理事十大臣”。与“理事听讼大臣”五人共同佐理国政,凡诉讼之事

  • 太子典食令

    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八品,承奉膳羞。有丞,正九品。

  • 廷尉诏狱

    官署名,属廷尉,掌奉皇帝皇后命令逮捕囚禁审判犯罪者。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阜陵质王延》:“建初中,復有告延与子男鲂造逆谋者,有司奏请槛车征诣廷尉诏狱。”

  • 威耀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与宁远将军同班,代旧宁朔将军,普通六年(525) 罢。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三班,与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四

  • 廉捕

    清朝县典史别称。

  • 农务司郎中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额三人,正五品,奏补。掌综理全司事务。

  • 南院枢密使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枢密院长官,总领汉人军民政事。契丹、汉人参用。官名,辽置,为契丹南枢密院长官,“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

  • 右龙武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龙武军统兵官,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置二员,从三品; 德宗贞元三年(787) 增为三员,为右龙武军大将军副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