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忠义都上士

忠义都上士

官名。北周置。统忠义兵以充宿卫。《苏慈墓志》: “建德元年(572),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四○九)隋朝因避讳,作志时改忠义为中义。


官名。以忠义名官,见《三国志·吴志·是仪传》:“从讨关羽,拜忠义校尉。”北周置忠义都上士,正三命,府属不详。任此职者见《北周六典》所引《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中义即忠义,因墓志作于隋,隋讳忠字,故改为中义。

猜你喜欢

  • 正将

    军职名。北宋神宗行将兵法,每路兵设一员统领。金朝诸边将亦置,正七品,掌率所部轮番巡守边境。宋代实行将兵法时将一级编制的统兵官的正职;也是南宋时期屯驻大军下将一级编制统兵官的正职。金亦置正将,为诸边将之

  • 父后

    乡官名,汉置,其职不详,疑为掌教育爱护后代子孙。《后汉书·教顺帝纪》:“丙子,加元服。赐王、主、贵人、公卿以下金帛各有差。赐男子爵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为父后、三老、孝悌、力田人二级。”

  • 监香使

    官名。宋朝御史台临时差置,掌国忌行香,为御史台五使之一。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宋置,属御史台。由御史临时充任,掌国忌行香。元丰改制后罢废。

  • 领四厢直

    “领羽林四厢直卫”的省称。

  • 录三十六曹

    即“录尚书事”。北魏前期尚书省分三十六曹,故名。《魏书·崔逞传》:“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

  • 东宫步兵校尉

    即“太子步兵校尉”。

  • 官禄

    官位与俸禄。《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官吏的俸禄,犹言官员们的“工资”。官禄即官俸。俸,也写作“奉”。参看“官俸”条。

  • 兰省

    指秘书省。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因此唐人诗文中称秘书省为兰省或兰台。

  • 契丹行宫判官

    官名。辽置,见“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 秘书监丞

    官名。明洪武二年(1370)于秘书监置,一人,寻增一人,佐监令掌宫廷藏书。十三年罢。官名。元代改称秘书丞为秘书监丞,地位在秘书少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