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面诸帐官机构名。掌国舅别部之事,官名未详。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均上士佐官,正二命。
明清对地方各级长官之统称。如布政使、知府、知县等。以其主管一级政府之政务,有僚属,且所用印为正方形,故名。简称“正印”。明清制度,正规职官用的印为正方形的,称正印,因此,称正规官员为正印官;临时委派的
官名,为三辅都尉的佐官,助都尉行施职权。详“三辅都尉”条 。
回鹘黠戛斯君长名。
宋朝三司别称。宋朝掌管国家财政的官署。《宋史·职官二·三司使》:“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通直散骑侍郎”省称。
官名。明置,为王府长史的属官,员额一人,秩正九品。
官名。简称直隶司郎中。清朝刑部所属直隶清吏司长官。乾隆六年(1741)设。满、汉各一人,正五品。掌司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遂裁。
杂任职名。唐置,属中书省,员额二十人,掌驿车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