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掖庭令

掖庭令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由永巷令改名,隶少府,有八丞。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管理宫中诏狱,由宦者充任,侍从皇帝左右,权势颇重。属官有掖庭户卫、掖庭狱丞、少内啬夫、暴室丞、暴室啬夫等。东汉沿置,秩六百石,名义上隶少府,有左右丞、暴室丞各一员。掌后宫贵人采女事。魏、晋改隶光禄勋,任用士人。南朝不置。北齐复任宦者,为长秋寺掖庭署长官。隋初置二员,正八品,为掖庭局长官,隶内侍省。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局为署,参用士人,隶长秋监。唐朝复为内侍省掖庭局长官,用宦者,员二人,从七品下,掌宫人簿帐、女工之事。金朝为卫尉司掖庭局长官,正九品,掌皇后宫事务。


官名,汉置,俸六百石,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有左右丞各一人。暴室丞一人。宦者,掌中妇人疾病者,就此室治;皇后、贵人有罪,也就此室。有吏从官一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吏员十人。见《后汉书·百官志》。《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掖庭令辅等在后庭左右。”参看“掖廷”条。

猜你喜欢

  • 总统所

    官署名。元朝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世祖时设于路以上(亦有设总摄司者),统辖僧录司、僧正司、都纲司,掌理僧尼词讼。凡遇僧尼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总统,下设书吏、公使人等。武宗至大四年

  • 御史大夫

    官名。①秦始皇始置,位仅次于左、右丞相,辅佐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仍为丞相副贰,秩中二千石,与丞相对称“二府”、“两府”,协调处理天下政务,而以监察、执法为主要职掌,为全国最高监察、

  • 御营都统制

    武官名。设于御营使司,秉承御营使、副使的意旨统领军队。参见“御营使司”。

  • 北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年所置四中郎将之一,帅师征伐,时以卢植任之。魏晋南北朝沿置,地位重要,多有较固定的辖区和治所。西晋时多镇邺,东晋及南朝常兼徐、兖等州刺史,或持节,都督徐、兖、幽、并等州军事,银印青绶。南朝

  • 司房

    宦官名。明朝内府钟鼓司置,无定员,掌出朝钟鼓及各种杂戏。此外,某些大宦官的私臣中也有司房一职。即刑房,州县衙门负责记录口供、管理案卷的机构。《元曲选·望江亭四》:“司房里责口词去。”

  • 东北面详稳司

    官署名。又称“东北路兵马详稳司”、“东北路详稳司”。辽朝置,掌统领东北各部兵马。置详稳等职。

  • 太子司馔

    官名。见“司馔”。

  • 执法右刺奸

    官名,掌执法纠察。详“执法刺奸”条。

  • 按摩工

    流外官名。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员额五十六人,流外四品,掌与按摩师同,惟地位稍低,参见“按摩师”。

  • 封桩库

    官署名。北宋太祖讨平诸国,尽收其府藏运至京师,贮之别府,称封桩库。每年财政盈余,皆入此库,以备非常之用。后改左藏库,又改内藏库。南宋,左藏分置封桩上库、封桩下库,掌封桩钱物。官库名。宋太祖平五代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