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督

提督

官名。① 明朝置,武官。始以内臣、文臣充任,位在总兵官之上,寓以监察之义。永乐 (1403—1424) 中,亲军三大营均设提督内臣。正德 (1506—1521) 中,皇帝自称总督军务,武臣江彬以平虏伯为提督。武臣之有提督始此。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亦间有总兵加提督者。万历 (1573—1620)时专设提督,但不常置。又,南京置有操江提督。②清朝置。为“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又别称“提台”、“军门”。绿营军之最高长官。从一品。分设于内地各省,掌一省之军政,并节制各镇总兵。所属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官。虽与直省督抚并称“封疆大吏”,然听总督节制。其不设之省,则由巡抚兼任。沿江、沿海地区,专设水师提督。江南、湖南、浙江等地,则置水陆提督。此外,京城有“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③郑成功设。其军队分为五军,下辖陆军七十二镇、水师 二十镇。每镇有官兵一千二百名,各设提督、统领,掌管一镇之军务。凡有战事,则与统领率队出征。


官名,明代京营设提督。《明史·职官五·京营》:“隆庆初,仍以总督为提督,改协理为阅视,寻并改阅视为提督。四年二月更营制,三营设各提督。”、“三营俱选勋臣提督之。:其职,文臣、武臣、宦官并用。清代多数省设提督,少数省由巡抚兼任。提督统辖绿营本标的官兵,及分防的营汛(驻兵地点大的为营,小的为汛),节制各镇总兵而听总督指挥,从一品,掌军政,为地方最高武职。见《清史稿·职官三》、《历代职官简释·提督》。

猜你喜欢

  • 西藏

    地区名。西藏地区在清代包括康、卫、藏、阿里四部。康指西康,卫指前藏,藏指后藏,阿里在西藏的西部。西康在北洋政府时期为川边特别行政区域,国民党政府时期建为西康省。故西藏的区域包括前藏、后藏、阿里三部分,

  • 尚书南主客郎

    即“南主客郎”。

  • 四伯

    即“四岳”。唐代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国语·周语》注:“四伯,谓四岳也,为四岳伯,故称四伯。”

  • 牛羊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 ,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废。官名。

  • 新南厂

    官署名。明朝内府惜薪司所属机构。掌供应宫廷薪炭。设佥书、监工以督其事,皆以宦官为之。

  • 廷尉律博士

    见“律博士”。

  • 秉铎

    爵名。西汉武功爵第六级。武帝时因军国财用不足,故置赏官,名曰武功爵,令民买之,每级十七万。爵至第五级官首即可优先除补官吏。1、爵名。为汉武帝所制武功爵的第六级。《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

  • 钦授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三阶,秩从四品下。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置。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四品下,称钦授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典路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司车路下大夫典路中士佐官,正一命。

  • 法曹令史

    官名。汉、晋、十六国后赵皆置。法曹低级官吏,掌文书庶务。官名,汉置,掌本曹文书。《后汉书·百官一·太尉·令史》:“閤下令史主閤下威仪事,记室令史主上章表报书记,门下令史主府门,其余令史各典(本)曹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