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教授

教授

官名。宋朝东宫、大宗正司、诸王宫、府皆置,为皇侄、皇孙讲授经学。国子监所领武学、律学亦置。后或改名博士。又,仁宗庆历四年(1044)令诸州、军、监各立学,置教授训导考核诸生。南宋初罢,旋复置。西夏置于中央及各州诸蕃、汉学,讲授儒学。金朝国子学设四员,正八品; 地方府学、州学、女真府学、女真州学亦置,以进士充任,从九品。元朝诸路、府和上、中州儒学、蒙古学、医学、阴阳学皆置,秩正九品至从九品。中央蒙古国子学设二员,正八品; 太史院、司天监、回回司天监等亦设,从八品至从九品不等。元末朱元璋所置医学提举司设医学教授,正九品。明朝诸府、都司、卫之学皆置,掌教诲训导考核管理生员,初为正九品,后改从九品。衍圣公府及诸王府亦设,从九品。清朝唯设于府学,正七品。


官名。宋代始置学官教授,宋代各王府及各路州学皆置教授,用经术行义教导诸生,并掌课试之事。《宋史·职官七·教授》:“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是州郡无不有学。始置教授,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又《宋史·职官五·宗学》:“宗学博士,旧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也。至道元年,太宗将为皇侄等置师傅,执政谓环卫之官非亲王比,当有降,乃以教授为名。咸平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绍兴四年,始复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二员。”其后,金、元、明、清府学均置教授;金代州学也置教授。见《历代职官表·第四十六表》。

猜你喜欢

  • 集书舍人

    官名。北魏置,集书省属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

  • 大?局

    官署名。 北齐置, 掌冶铸事务, 以大��局丞为长官,属太府寺诸冶西道署。

  • 祓祝

    流外视品官。见“萨宝府”。

  • 黄沙治书侍御史

    官名。晋设此官。《晋书·职官志·治书侍御史》:“泰始四年,又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后并河南,遂省黄沙治书侍御史。官名,晋太始四年(公元268年)置,员额一人,品

  • 合入

    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官员达到一定官阶、任数、考数、即升改为相应的官职,称为“合入”。

  • 飞山军指挥

    宋朝炮兵称飞山军,飞山军指挥即炮兵指挥。《宋史·兵一》:“仁宗即位,海内承平,而留神武备,始幸安肃教场观飞山雄武发炮。”

  • 风俗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后汉书·王莽传》:“莽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

  • 三司勾当公事

    官名。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置,为三司属官,以朝官通判资序者充任,掌检计、定夺、点检、覆验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宋置,属三司。掌分左右厢检计、定夺、点检、覆验、估剥之事

  • 上计

    战国、秦汉时地方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员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于木券,呈送国君考核,国君据此进行奖惩,亦为考课官员的重要制度。汉朝其制分两级,县(道

  • 宣镇侍卫府

    元朝侍卫亲军机构。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正月,立宣镇侍卫屯田万户府于宁夏。四月,改为宣镇侍卫府。秩正三品。置都指挥使、副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