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正公

正公

1、上公。《穆天子传》:“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注:“正公,谓三上公。”

2、周天子的降称。东周战国末年,周王降号为公,称正公。《后汉书·周嘉传》:“我平王之后,正公玄孙。”注:“《谢承书》曰:其先出自周平王之后。汉兴,绍嗣封为正公。”

猜你喜欢

  • 十二团营

    军事编制。明天顺八年 (1464) 选三大营壮勇官军十二万,分立十二营。成化二年 (1466)罢,三年正式设置。分为四勇营、四武营、四威营。各营内又分为五军、三千、神机三营。命勋臣为总督,监以内臣。各

  • 边吏

    守疆臣吏泛称。汉朝亦指边郡太守。《汉书·杜延年传》: “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镇守边境的官吏,也指边郡太守。《汉书·杜延年传》:“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后数月,复

  • 明略将军

    参见“十明将军”。

  • 酒丞

    掌酒之官。《通典·职官七·光禄卿》:“晋有酒丞一人;齐食官局有酒吏;梁曰酒库丞;北齐有清漳令丞,主酒;后周如古周之制,隋曰良醖署,令丞各一人,大唐因之。”

  • 天皇

    传说中的上帝。古时所谓三皇中第一位就是天皇,其次是地皇、人皇。统治天者称天皇,统治地者称地皇,统治人者称人皇,也称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皇帝的称谓。《新唐书·高宗本

  • 廉访

    明清按察使 别称。清代对按察使的尊称。因元代有肃政廉访使,与按察使的职掌大致相同,故称。

  • 都尉府

    官署名,汉置,即汉朝各郡都尉的官署。汉朝的郡都尉多与郡太守别治,两官署不在一处,也置佐官,略同郡太守。有尉丞、祭酒、掾、史、门下掾、书佐、卒史、主簿、功曹、议曹等。边郡又有司马、千人、候官等。

  • 教堂帅

    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女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 司勋上士、中士

    官名。见“司勋中大夫、下大夫”。

  • 装制敕匠

    杂任职名。唐制,属中书省,员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