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
官学名。西夏置,用汉族语文进行教学。西夏统治者鉴于固有文化远较汉族落后,对汉族文化采取积极吸取的政策。贞观元年(公元1101年),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请求尊行儒教,崇尚诗书,重视汉学。崇宗采纳其议,命于蕃学外建立汉学,置教授,招收弟子三百名,设养贤务以供给廪食。人庆元年(公元1144年),仁宗复令州县各立汉学,增弟子员额为三千人。
官学名。西夏置,用汉族语文进行教学。西夏统治者鉴于固有文化远较汉族落后,对汉族文化采取积极吸取的政策。贞观元年(公元1101年),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请求尊行儒教,崇尚诗书,重视汉学。崇宗采纳其议,命于蕃学外建立汉学,置教授,招收弟子三百名,设养贤务以供给廪食。人庆元年(公元1144年),仁宗复令州县各立汉学,增弟子员额为三千人。
旧史所称奉法循理之吏。《史记》作有《循吏列传》,《汉书》《后汉书》亦有《循吏传》。后代史书或沿之。西汉著名循吏有文翁、黄霸、龚遂、朱邑、召信臣等; 东汉有杜诗、卫飒、任延、王景等。循吏一般能注意发展社
参见“印”。
见“副司矢”。
见“内三院大学士”。
政区名。见“双头州郡”。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孝献帝纪》:“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三国吴也置。《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武官名。三
官署名。南宋孝宗乾道四年 (1168)置,属户部度支,掌总知户部五司财赋收入、支出之数。
官名。见“公府仓曹”。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官名。即中书令,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改,五年复名中书令。参见“中书令”。官名。即中书令,详“紫微省”条。参看“中书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