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治礼郎

治礼郎

官名。汉朝隶大鸿胪属官大行令,掌朝会时赞礼仪。东汉员四十七人。魏、晋沿置。东晋、南朝大鸿胪常省,其官亦省置无常。北魏仍置,为冗散之官,有俸无常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九品。北齐员三十人,隶鸿胪寺司仪署,从九品。隋朝改隶太常寺,初置十六员,炀帝减为六员,从九品。唐初沿置,员四人,掌设版位执仪行事。高宗即位后,避名讳改“奉礼郎”。


官名,汉置,属大鸿胪,掌礼仪赞导,斋祠九宾。共四十七人,由大行令掌领。见《后汉书·百官志》。其后历代多沿置。晋属大行令,置四人;北魏也置。北周称治礼中士、下士。隋称沿礼郎,六人,属太常寺。唐朝高宗后,为避高宗李治讳,改称奉礼郎、继而改称理礼郎,常帅赞者供礼仪事。清朝有鸣赞官,也即此职事。

猜你喜欢

  • 警务司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掌本部章奏、电报、电话、报告、司员功过簿册及一切杂项事务。辖文牍、庶务二科。置郎中一员,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二人。三十二年,司撤,事归民政部。官

  • 不世之臣

    罕见的能干之臣。《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 流人都督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晋书·苻洪载记》: “(石虎)以(苻)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处于枋头。”

  • 巡白

    官场用语。宋朝百官赴政事堂,枢密院议事,称为巡白。

  • 书记员

    县职员名。北洋政府设于县知事和承审员之下,佐理文书、记录等事务。

  • 主管仙诏公事

    女官名。宋朝尚书内省置,原名管干仙诏公事,南宋改称。

  • 外朝官

    以丞相为首的正规机构的官员称外朝官,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等为内朝官,又称中朝官。此称自汉武帝始。官类名。汉代朝官从武帝以后分为中朝官与外朝官。由丞相领导的正规机构各官称为外朝官。至东汉,虽有

  • 于厥迪烈都详稳

    官名。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以耶律郑留为于厥 (即乌古部) 迪烈都详稳。

  • 龙图阁勾当

    官名。宋置,见“龙图阁”。

  • 右射声率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射声率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