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部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泉部局”。
官名。北齐置。参见“泉部局”。
官名。西汉王国有私府长,或称中御府长,见《史记·仓公列传》。参见“王国私府长”。
官名。见“某部族详稳司”。
官名。汉代置,属京兆尹。《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颜师古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絮,姓也。”
官名。秦汉县级行政机构属吏,职掌刑狱。十六国前秦郡置。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从七品下。北齐大理寺置二人。隋朝大理寺所属,增至八人。官名,秦汉两朝于县设此官,掌佐县令主刑法罪犯事,位在狱史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立,专为皇帝催办、检查和汇报各部院衙门执行上谕的情况。凡交部议复事件,按日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称为“月折”;又军机处每日
官署名,列尉大夫办公的官署。参看“列尉大夫”条。
东宫属官。北魏初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七品上,后期未见。
官名。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置军须库于外路,掌收储军须。设官有使,从八品;副使,从九品。
官名统称。即宋朝入内内侍省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等宦官。
专职道员名。清初在江苏设置,掌江防之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