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部各司主稿
官名。清末理藩部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典刑六司各置主稿一至二人为佐官,由郎中、员外郎、主事充任。参见“理藩部”。
官名。清末理藩部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典刑六司各置主稿一至二人为佐官,由郎中、员外郎、主事充任。参见“理藩部”。
吏名。辽朝北枢密院吏员,在北枢密院通事下。
官名,属少府,掌建造宫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注。
清代由总督直辖的绿营兵。见“绿营兵”。
科举考试中经会试、殿试取中一甲进士及第者。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有如三足鼎立之意。故名。明清时科举考试殿试一甲仅三名,分别以状元、榜眼、探花为称。因一甲只有三名,犹鼎之有三足,因称一甲为鼎甲。
官名。宋神宗元丰四年 (1081),于兰会路置,以兰州知州兼任。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交涉员的公署。见“交涉员”。
见“骐骥院使”。
即“军器监丞”。
周朝边远地区的诸侯国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郑玄注: “谓戎狄子男君也。”孔颖达疏: “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1、东汉指有侯爵的外戚之子弟,
郡分职吏名。见“郡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