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监事
见“监使”。
见“监使”。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左尚方署。
官名。北齐置,见“食官署令丞”。
匈奴侯名,为匈奴异姓大臣,位次左骨都侯,佐王领兵。还有右尸逐骨都侯。详“单于”条,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道官名。明清置,属道录司。秩正八品,左右各一人。
东宫武官名。北周置,见“左右司卫上大夫、中大夫”。
官名。宋代始于知府之下设通判,名义上虽为知府的佐官,其地位实与知府相似。辽金元诸府无通判,以同知为府的佐贰官。明清复于府置通判,与同知同为知府的佐官。参见“通判”。
官署名。为北洋政府时期组成国会的两院之一。参见“第一届国会”。
官名。汉武帝时改甘泉居室为昆台,详见“甘泉居室令丞”。
官名。北魏前期置,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前废,品位较高。《魏书·奚斤传》: “太延初,为卫尉,改为弘农王,加征南大将军,后为万骑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