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礼部郎中

礼部郎中

官名。① 唐朝始置,为尚书省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仪曹郎设。额一员,从五品上。掌司事。因其地望清贵,又掌尚书省文翰之事,故多以有文名者居之,号为“南宫舍人”,短期内即可擢迁知制诰。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司礼大夫,咸亨元年 (670) 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春官郎中,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有实际职掌,作为礼部之佐贰官,参领本部事务,降为从六品。辽朝亦设,为南面官。道宗大安 (1085—1094) 末,刘辉曾任此职。掌仪制,辨名数。西夏亦置,其制不详。金朝设一员,从五品;元朝设二员,从五品。均同宋制,参领本部事务。明、清于礼部所属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设郎中,为各司长官,分别冠以各司之名号。明制,司各一员,正五品。清朝各司员额不等,四司共十一人,分别由满洲六人、蒙古一人、汉四人充任,各司均有一汉人。初制正三品,顺治十六年 (1659) 改正五品,寻升四品,康熙九年(1670)定正五品。宣统三年 (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废。② 渤海国右六司礼部属官,位卿下。


官名。郎中为礼部各司长官,各司均设郎中、员外郎。参看“礼部”条。

猜你喜欢

  • 浒墅关监督

    官名。清朝户关监督之一。顺治二年(1645)设,为浒墅榷关之主官。大关在苏州府长洲浒墅地方。掌理征纳货税,船料及牲畜税。雍正二年(1724)改由苏州织造兼充。

  • ①西魏、北周府兵领兵机构。《北史》卷六○传论: “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②隋唐府兵基层组织。隋朝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军府及东宫

  • 理藩院汉档房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掌缮写题本,翻清译汉及保管档案事务。设堂主事满一人,汉军一人;笔帖式满七人,汉军六人;经承四人。

  • 未央卫尉

    官名。西汉置,掌屯兵,警卫未央宫。汉武帝即位,曾以名将李广任之。官名,西汉置,掌未央宫屯卫兵。《汉书·李广传》:“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

  • 宗人府副理事官

    官名。清朝宗人府所属左、右二司之副长官。佐理事官掌左、右二司事。雍正二年(1724)改员外郎设。左、右司各二人,从五品,以宗室充任。

  • 廉帅祭酒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宣融三房各置一人,四品。

  • 总管司

    官署名。总管的官署称总管司。详“总管”条。官署名。宋初沿五代之制有马步军都部署与副都部署,部署与副部署,后因避英宗讳改称都总管与副都总管、总管与副总管,掌一路军务和治安,其官署称总管司。都总管常由经略

  • 帕察沙布伯克

    官名。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掌巡辑牢狱等事。参看“伯克”条。

  • 镇国大将军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武散官,从二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官名。宋代武散官从二品称镇国大将军。见《宋史·职官九·武散官》。

  • 正任团练使

    参见“正任”、“团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