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秋官

秋官

①官署名。(1)西魏、北周秋官府简称。(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刑部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刑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秋官即兵部。②官名。(1) 传说颛顼氏所置五官之一。参见“春官”。(2) 《周礼》六官之一。《周礼·秋官 ·序官》: “乃立秋官司冠,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3) 明初四辅官之一。未任选。参见“春官”。(4) 太平天国刑部正、又正、副、又副之官统称。(5) 太平天国朝内官秋官正丞相、秋官又正丞相、秋官副丞相、秋官又副丞相。又,女官中朝内官所置秋官正、副丞相,亦称。


官名。1、皇帝时秋官为白云。《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集解》:“应劭曰:皇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2、周置六官,秋官为司寇,掌刑狱。《周礼·秋官·司寇序官》:“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3、即刑部。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刑部曰秋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刑部》。唐代司天台、宋代司天监均有秋官,掌司秋时。见《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宋史·职官五·司天监》。

猜你喜欢

  • 降麻

    宋制,颁发用麻纸书写的制书称为降麻。参见“宣麻”。

  • 升迁

    明制,官员考满后升任,称为升迁。

  • 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

    官名。简称“圆明园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清朝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之最高长官。掌该营之政令。乾隆十六年 (1751) 设,定员一人,由本营总统大臣内特简。

  • 伊犁将军

    官名。全称“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清朝新疆驻防八旗之最高长官。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驻伊犁。总掌驻防八旗、绿营及地方各民族事务,综制文武,兼辖军民,天山南北两路皆听节制。其衙门设司官五人,笔帖式四

  • 积弩将军

    官名。新莽置。《汉书·王莽传》: “复以太仆武让为积弩将军屯函谷关。”后省。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复置,领积弩营,辖二千五百人,担当宿卫之任。员一人,四品。孟观任此时曾率营兵出征关中。十六国后秦亦

  • 丞簿

    官名合称,即丞和主簿。丞为副长官,为长官之佐,协助长官掌职事。主簿,掌文书簿籍及印鉴等。参看“丞”、“主簿”条。

  • 兼理

    官制术语。指兼管某项事务。

  • 东省特别区域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置,见“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

  • 郡军府行参军

    官名。南朝置,见“郡军府参军”。

  • 安和署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礼部仪凤司,设于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事。置署令、丞、管勾各二员。官署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置,秩正七品,后升为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