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筮人

筮人

官名。周朝置。掌筮法以蓍草筮问吉凶。《尚书·周书·洪范》“稽疑: 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仪礼·士冠礼》: “筮人还东面,旅占卒,进告吉。”《周礼·春官》有“筮人”: “筮人,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 上春,相筮”,“凡国事,共筮”。


官名,周设此官,常用三易占卜吉凶。《周礼·春官·筮人》:“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上春相筮;凡国事共筮。”

猜你喜欢

  • 太史局

    官署名。隋朝秘书省置,初称曹,后改局,有令、丞各二员,司历二员、监候四员; 其历、天文、漏刻、视祲,各有博士及生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太史监,减丞一员,又置司辰师八员,增监候为十员。唐高祖武

  • 太宰令

    官名。西汉属太常(奉常),有丞。东汉因之,秩六百石。职掌宫廷宰工之事,下辖屠者、宰等。祭祀时供应食具及鼎俎等器用。北朝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职员令未载。北齐属太常寺

  • 游学处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管理出洋游学生一切事务。三十二年,併入学部。

  • 春闱

    明清两代对会试的别称。因其试期在举行乡试的次年春天,故有此称。

  • 千石

    官秩等级。西汉置,新莽时改为下大夫。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置。西汉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及其他中央机构的副职,皆秩千石。大县县令也有秩千石者。东汉略同,月俸八十斛。晋朝凡尚书令、尚书仆射、公府长史、司马,秩

  • 内侍高班

    官名。宋朝初年为内侍阶官,位在内侍高品下、内侍黄门上。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九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内侍官名,改右班殿直。金章宗泰和二年 (1202) 复置为内侍

  • 厨丞

    官名,汉置,属京兆尹,佐厨令掌厨食事务。参看“厨令”条。

  • 左翼军都统所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官。皇帝亲征,举大兵分为三路,左翼军都统所统领左路兵马。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翼军都统以统领所部。

  • 集曹参军

    官名。南朝宋置,集曹长官,七品。常为“集曹行参军”省称。

  • 宾友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于各郡王府置,二人,以辅弼郡王,进见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王待之以宾师礼。永乐(1403—1424)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