譏(讥)察使
见“提举譏察使”。
见“提举譏察使”。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官名。为学部的副长官,左右各一人。见“学部”。
道的等级之一。北洋政府时期规定,符合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一等道:一是首道和地方形势紧要而又治理繁难的;二是边陲地方而又形势紧要的。
下级妄行号令。《左传·昭公二十年》: “内宠之妾,肆夺于市; 外宠之臣,僭令于鄙”。
官名。见“弘文馆馆主”。
官名。北魏置,管理帝王祖庙。见《魏书·礼志一》。
官名。明初内府神宫监、尚宝监、内官监等以监为名的宦官衙门皆置,各一人,从四品。后渐革。
官名。秦置。掌监察一郡政务。《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官名,秦置,掌监郡内政务。《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注:“《汉书·百官
官名。晋朝置,太常、大鸿胪属官,职掌不详。见《晋书·舆服志》。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所置检括官田机构,六年改名公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