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漕运使司

都漕运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改漕运司为都漕运司。后分设京畿、江淮、济州三都漕运使司。二十五年,京畿都漕运使司分置内外二司,内司仍旧名,外司称都漕运使司,于河西务置总司,临清置分司,领接运海道粮事,“掌御河上下至直沽、 河西务、 李二寺、 通州等处儧运粮斛”。置运使、同知、副使各二员,运判三员,品秩同京畿都漕运使司。下辖河西务、通州、直沽等地四十五仓及纲(每编船三十只为一纲) 三十。江淮、济州两漕司后皆罢,只存京畿与此两漕司。


官署名。元代设此官署,掌管河道运粮和有关粮仓。《元史·百官一·都漕运使司》:“都漕运使司,秩正三品。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攒运粮斛。至元二十四年,自京畿运司分立都漕运司,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清。运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二员,正五品;运判三员,正六品……其属七十有五:河西务十四仓……”

猜你喜欢

  • 车谐储王

    匈奴王号名。《后汉书·窦融列传》:“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

  • 书记官长

    官名。北洋政府始置。(1)设于大理院书记厅、高等审判厅书记厅和高等检察厅书记室,分别主管本厅、室事务。(2)设于审计院书记室,主管本室事务。(3)设于海军总司令公署,为上、中校或相当文官。国民党政府于

  • 雄毅将军

    见“十雄将军”。

  • 一卿

    第一卿。《史记·韩世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 配京都诸司诸使杂匠

    杂任职名。唐少府所属杂匠一百二十五人,分配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诸司充任造作工役。

  • 副宰相

    1、宰相之副。2、指御史。《汉书·朱云传》:“御史之官,宰相之副。”

  • 空黄

    官府文书名。北宋徽宗时,门下省属吏懒惰不虔,凡命令之出于门下者,皆事先将各长官官衔书于公文之上,遇事只须长官署名及填写事由,称为空黄。

  • 乡帅

    官名。春秋时齐国野鄙中的遂以十卒为乡,置乡帅以管理之。参见“卒帅”。

  • 议生

    官名。晋朝郡、县属吏中散吏之一,职掌谋议。北齐清都郡,邺、临漳、成安三县亦置。

  • 子大夫

    官名,即大夫,子是对男子的敬称、美称。在春秋时期,除周天子称王外,其他诸侯大国的国君也称王,王下最大的就是大夫。《国语·越语上·勾践灭吴》:“大夫种曰:‘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