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钦天监

钦天监

官署名。明清掌管观测天文、气象、编制历书之机构。明洪武三年(1370)改司天监设。置监正、监副为正、副长官,所属有主簿,五官正、五官灵台郎、五官保章正、五官挈壶正、五官监候、五官司历、五官司晨、漏刻博士等。三十一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归本监。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隶礼部。初设监正、监副等官,皆用汉员。康熙四年(1665) 增设满洲监正、监副。雍正三年 (1725) 以西洋人为监正。乾隆十年 (1745) 增设管理监事大臣一人,始为独立机构。下设时宪科、天文科、漏刻科、主簿厅等。属官与明同。


官署名,掌天文历法等。古代各朝都有掌管或兼天文历法的官员或官署,但名称不同,自明代才始置钦天监,清承明制。明代钦天监的主官称监正、监副;属官有主薄、春夏中秋冬官正各一人、五官掣壶正、五官灵台郎、五官保章正、五官监候、五官司历、五官司晨、刻漏博士等。见《明史·职官三·钦天监》。参看《清史稿·职官二·钦天监》、《历代职官表·钦天监》。

猜你喜欢

  • 禁烟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二十七日公布《禁烟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禁烟委员会督理全国禁烟事宜,各地方文武官员关于禁烟事宜有妨碍禁令或废弛职务者得依法提付惩戒,对于公务人

  • 通判

    官名。宋朝置。又称“半刺”,俗称“倅”。太祖乾德元年(963),始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

  • 度支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部院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财政处、户部改设。掌理全国财政,管理田赋、关税、榷课、漕仓、公债、货币、银行及会计度支一切事宜。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

  • 左副都御史

    官名。又称“副宪”。明清都察院之副长官。佐左都御史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 (1383) 设。左、右各一人,秩正四品。十七年升秩正三品。洪熙元年 (1425),南京都察院设右副都御史一人。清顺治元年 (1

  • 詹事府

    管理东宫事务的官署。以詹事为长官。南北朝设,东宫内外大小众务及辅翊太子之职皆属之,职权甚重。北齐设丞、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官属领太子家令、率更、仆三寺,左、右卫二坊,及门下坊、典书坊。北周不置。隋

  • 遂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城四郊及六遂民众的狱讼。《周礼·秋官》: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

  • 法吏

    执法之吏,亦指狱吏。《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曰: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1、指狱吏。《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

  • 天下兵马都元帅

    官名。吐蕃最高总兵官,常兼宰相。

  • 正都统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上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员等级,分三等九级,始置。为上等第一级,任总统官,秩视提督,阶从一品。

  • 票签

    文书名。清朝书写内阁票拟批答之纸签。其纸幅较题本略小,长七寸余,宽四寸余; 左书满文,右书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