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史掾史

长史掾史

官名,此为长史和掾史二官的合称。长史为官府、军府的属吏之长,战国末年秦有此官,李斯入秦即任此职。《史记·李斯列传》:“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汉承秦制,西汉时丞相、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皆置长史,为事务长官。西汉将军府也置长史,为幕僚之长。东汉太尉属官有长史,掌诸曹事。司徒、司空的属官也有长史,其职与太尉之长史类同。将军府也置长史,有的还带兵,称将兵长史。两汉边郡也置长史,为太守佐官,出领边防兵。魏、晋、南北朝多沿汉制。唐代十六卫多置长史,掌判诸曹事。

掾史:1、掾史为一官。东汉大将军府、骠骑将军府置兵曹掾史,掌兵事;廪假掾史掌廪假,相当州郡诸曹中的掾。2、掾史为二官,汉朝州郡分曹办公,掌管一曹事务的正职称掾,副职称史,泛称掾史。汉代公府也分曹办公,掌管一曹事务的正职称掾,副职称属,泛称掾属,也有掾史属并设的。见《后汉书·百官志》。魏晋南北朝多沿置。3、元代的掾史,均为掌文书的官吏,非掌一曹事务。(见《元史·百官志》。参看“长史”、“掾史”条。)《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刘苍传》:“及(显宗)即位,拜(刘苍)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上。”

猜你喜欢

  • 封驳房

    官署名。又称封驳案。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门下封驳司置,隶门下外省(后改门下后省) ,以给事中为长官,掌录封驳文书及门下省人吏试补之事。南宋隶中书门下后省。

  • 议曹从事史

    见“议曹从事”。官名,即“议曹从事,”详此条。

  • 侯文学

    侯的家臣之一。三国魏置,为侯的文学侍从,如高曾为平原文学、高堂隆为历城文学。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 内阁总理大臣

    见“总理大臣”。

  • 盛京工部侍郎

    官名。清朝盛京工部之长官。额设一人,满缺,秩正二品。总掌部务。

  • 太后两宫典宝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员额二人,秩正六品,掌太后印玺。

  • 兵曹从事

    官名,即兵曹从事史。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下属有从事史十二人。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秩百石。州刺史 (州牧) 所属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行辟除。隋朝为雍州属官,视从八品。开皇十二年

  • 东西染院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分染坊为东、西染院,改染坊副使为东、西染院副使。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副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

  • 国务院

    中央行政总机关,即中央政府。民国初置,由国务总理、各部总长组成,总理国家政务。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设置,按照民国元年《临时约法》的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以国务院和各部作为行政中枢,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同

  • 东园

    官署名,汉置,属少府,掌制棺材等。梓木为棺,以漆画之。《后汉书·皇后纪》:“(孝崇皇后崩)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敛以东园画梓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