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官

长官

①官名统称。金朝皇统五年(1145),以京府尹牧、留守、知州、县令、详稳、群牧为长官,以别于佐贰官、幕职官、军职官、厘务官、监当官、吏等。②官名。见“长官司长官”。


1、指大官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书:“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

2、指本官的上级。《唐书·萧至忠传》:“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至忠曰:‘故事,台无长官,御史,天子之耳目也,其所奏,当专达。’”

3、指地方官府或部门的首长。《金史·百官志》:“遂定京府尹牧、留守、知州、县令、详稳、群牧为长官,以别于佐贰官。”

4、官名。元明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官员的名号。元朝大德元年平九寨,始立长官司,以土官为长官。明朝沿置,长官司设长官一人,正六品;副长官一人,从七品。蛮夷长官司也设长官(正六品)、副长官(从七品)。见《明史·职官五·长官司》。清代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长官司,置长官若干人。四川长官司有长官三十七人,正六品,副长官一人,正七品;广西长官司有长官二人、副长官二人;云南长官司有长官三人,副长官二人;贵州长官司有长官六十五人、副长官十九人。见《清史稿·职官四·士司各官》。

5、办事大臣。清代在边远处置办事大臣,民国改办事大臣为长官,如西藏办事长官、东三省办事长官。

猜你喜欢

  • 羊人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祭祀用羊牲的宰杀烹调。《周礼·夏官》: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共其羊牲。宾客,共其法

  • 升补

    北洋政府军官、军佐任用方式之一。凡少尉以上各军官、军佐,具有一定资格予以升级者,称为升补。

  • 忠义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因玄菟郡高显县民王简负担被反叛吏民所杀的县长郑熙之丧至州,特下诏拜简为之。见《三国志·三少帝纪》。官名,三国魏置,领郡兵,主治安、除奸猾,防盗贼。《三国志·

  • 南京交钞库使

    官名,金朝置。正八品,掌出入钱钞兑便之事。其佐官有副使一员,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三》。

  • 奉邑

    汉朝列侯受封的食邑。《汉书·高后纪》:“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颜师古注:“奉邑,本所食邑也。”

  • 京通十三仓监督

    官名。清代于京城建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盖仓等十一仓;于通州建有中仓、西仓二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各省运到京城的漕粮、按种类或支放用途分存

  • 导官令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掌选择供奉皇室所用粮食。东汉沿置,秩六百石,改属大司农。三国魏定为七品。两晋、南朝皆置。北齐、隋、唐为司农寺导官署长官。隋从八品,唐正八品下,员皆二人。宋初汉存空名,神宗元丰(1

  • 左右武候府

    官署名。隋开皇中置,“设大将军各一人,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宜;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所属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法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三人。此外又有司辰

  • 招纳司

    官署名。南宋初置,隶宣抚司,掌招纳沦陷区军民。

  • 闲舆卫

    爵名,汉武帝置,为“武功爵”的第二级,用来赏军功。《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注:“《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