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下侍郎

门下侍郎

官名。门下省次官。十六国北凉曾置。唐玄宗天宝元年 (724) 至肃宗乾元元年 (752) 以及代宗大历二年 (767) 以后迄于五代,皆为“黄门侍郎”之改名,常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为宰相。宋朝初年为宰相叙迁之官,仅表示禄秩,不理门下省事,三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例以尚书左仆射兼任,代行门下省长官侍中之职务,另置侍郎一人为其副贰,秩正二品。掌参议大政,审中外出纳之事,管理省务。与知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同为执政官。南宋省。辽朝为南面朝官。金初为言官,海陵王时随省罢。参见 “门下省”、“黄门侍郎”。


官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黄门侍郎为门下侍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为黄门侍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又改黄门侍郎为门下侍郎,此后相沿不改。

猜你喜欢

  • 奔走

    官名。新莽置,亦作“犇走”。为四友之一。《汉书·王莽传》: “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官名,西汉末年王莽为

  • 热官

    指势要之官。宋陆游《感遇诗》:“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合称。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设江南行御史台,下设江北淮东、淮西江北、山南湖北、浙东海右、江南浙西、江东建康、江西湖东、岭北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 上京皇城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上京城皇使司。南面京官。掌上京宫城出入禁令。

  • 领四厢直

    “领羽林四厢直卫”的省称。

  • 假试官

    即“假版官”与“试衔”。

  • 盛京工部侍郎

    官名。清朝盛京工部之长官。额设一人,满缺,秩正二品。总掌部务。

  • 凤阁侍郎

    官名。即中书侍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中书侍郎。

  • 霸王

    称霸的王。《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史记·赵世家》:“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 稻田使者

    官名。西汉置之,属大司农,《汉书·昭帝纪》: “故稻田使者燕仓先发觉,以告大司农敞。”或以为主假民公田之租入。官名,汉置,为大司农属官,掌垦田种稻。《汉书·杨敞传》:“元凤中,稻田使者燕仓知上官杰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