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即太子司经局、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罢隶左春坊,领崇贤馆,咸亨元年(670)复改司经局,仍隶左春坊。参见“司经局”。官署名。唐高宗龙朔三年改司经局为桂坊,以太子洗马为司经大夫,掌管经籍,
官名。隋置,掌出入贸易之事。
官名。南诏官,总“爽”(省)之官。
官署名。清朝宗人府所属之机构。掌修皇族谱牒。顺治十三年(1656)开馆。后定制玉牒十年一修,届修则开,修成则闭。设正、副总裁官,无定员,届修时由皇帝在宗令、宗正及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内钦派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济宁卫设管河指挥一人,掌河堤防卫之事。
僧人等级。明朝官定僧级第三等,可充任僧官,不给俸禄。
武官名。五代后唐置,为掌领马步军的先锋部队。见《资治通鉴·后唐纪六》“明宗长兴元年”条。
官名。北魏司州刺史属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六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宋朝武官横行正使自右武大夫 (原西上閤门使) 至通侍大夫 (原内客省使) 诸阶的合称。
洛阳周围的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 旋门、 孟津、 小平津诸关都尉的合称。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二月,爆发黄巾起义,三月,灵帝于上述八关置都尉,以加强京城洛阳的防卫。详见“八关都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