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领军

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统领禁卫军,属丞相府。魏晋南北朝时期,资深者称领军将军,资轻者称中领军,职掌相同,多由中领军迁领军将军,一般不并置。只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中专设有领军,二品中。另,三国时还设有行领军、前领军、左领军、右领军等职,详见各条。


官名。建安四年曹操为丞相时,相府自置领军,领禁兵。西晋省,东晋复置。魏晋领军,金章紫绶。北魏也置领军。见《晋书·职官志·中领军将军、护军将军》、《魏书·官氏志》。

猜你喜欢

  • 尚书定课郎

    即“定课郎”。

  • 将作少府中候

    官名,汉置,为将作少府属官,掌治宫室。成帝阳朔三年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参看“将作少府”条。

  • 尚食局奉御

    官名。即尚食奉御。

  • 兵部郎官

    兵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印曹御史

    官名。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其在印曹者称为印曹御史,掌刻印。晋及南朝沿置之。

  • 湖南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湖广行省所属机构,秩从二品。置司于天临路,分管天监、衡州、道州、永州、郴州、全州、宝庆、武冈、桂阳等九路,茶陵、常宁、来阳三州。辖境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和广西省部分地区。置宣慰使、同知、副使等

  • 采诗官

    官名,周置,掌采集民间诗歌,以供国王参阅而知风俗、得失等。《汉书·艺文志》:“诗言志,歌詠言……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公所

    民国时,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称公所,如处理市政的称市政公所,处理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事务的称区公所(即区政府),村镇处理公众事务的称村公所、镇公所等。公所,即“政府”的意思。

  • 八虞

    虞,本是西周始设掌管山泽的官员。八虞指周朝八个掌管山泽的官员。《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注:“八虞,周八士,皆在虞官。”八虞是八个有才干的人,所以后代也作“有才能的人”之代称。

  • 保升

    太平天国提升官员的制度。太平天国实行保升奏贬制度,其制分为定期的与不定期的两种: 定期保升与奏贬,每三年举行一次,监军以下各官,只准上级保升、奏贬下级,而钦命总制可由各监军保升、奏贬;朝内官丞相、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