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1324),掌成宗斡耳朵及行幸怯薛衣粮。置卿六员,少卿、寺丞各二员。官署名。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置,秩正三品。掌成宗斡耳朵及常岁管办禾失房子、行幸怯薛
即乙室部大王。即“乙室王”,见此条。
官名。辽朝南面京官。亦称上京城皇使,为上京皇城使司长官。
大乐丞又名大予乐丞,助大乐令掌伎乐,为令的副二长官。参看“大乐令”条。
官制用语。指地方军政长官自行选用官员,未经吏部正式任命,而由州、府的户曹行板文委派。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商税事务。
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刘承珪以病求致仕,特加此职以示宠信,班序在客省使之上。后用为内侍及武臣阶官。哲宗元祐(1086—1093)中,定为从五品。徽
见“御前弓马子弟所”。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置,是皇帝左右的侍卫武官。原为比视官,有罪不得除刑,孝明帝时胡太后从任城王元澄之议,依中正例当刑。北齐时为左右卫府直阁属官,从五品。隋初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从五品
文书名。参见“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