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数收法
一种多熟种植方法。清杨屾在《修齐直指》中提出,在多施肥的基础上,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以取得“一岁数收”与“二年十三料”的方法。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小蓝,再套种粮食作物粟、麦等,可以“一岁三收”。后者是以蒜、菠菜、白萝卜、小蓝、粟、麦等间作套种,“周而复始,二年可收十三料”。这是在人多地少情况下,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办法。
一种多熟种植方法。清杨屾在《修齐直指》中提出,在多施肥的基础上,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以取得“一岁数收”与“二年十三料”的方法。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小蓝,再套种粮食作物粟、麦等,可以“一岁三收”。后者是以蒜、菠菜、白萝卜、小蓝、粟、麦等间作套种,“周而复始,二年可收十三料”。这是在人多地少情况下,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办法。
书名 明伍袁萃撰。前集六卷,畸集五卷。袁萃字圣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是书杂载明代朝野故实,于明季弊政及公卿大夫多有揭露贬斥,然记闾巷琐闻,又参因果之说,内容失之庞杂。
西晋太康二年(281)罢毗陵典农校尉置。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东南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丹阳、丹徒、武进、江阴等市、县地。后移治毗陵县(今常州市)。永嘉五年(311)因避东海王越世
1188—1244金滦州(今河北滦县)人,字庆仲。金末权领永安军事。元太祖十年(1215),降蒙古军,任滦州节度使。后任右副元帅,从阿术鲁攻金。以功升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兴平路都元帅、右监军等职。
汉代南方的一种特产。蠹为寄生在桂树上的虫,味辛,可蜜渍作为食物。南越王赵佗曾以此为贡品进献皇帝。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置,代原尚书省二十四司员外郎以掌籍帐。唐代改置为八品下文散官。北宋前期沿置。元丰改制,用为新寄禄官,改从九品,取代旧寄禄官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金再置为文散官,以
1049—1118辽契丹人,一名挞不也。道宗时,为北院宣徽使。耶律乙辛害太子濬谋立耶律淳,曾加谏阻。授殿前都点检,辅皇孙延禧(天祚帝)。寿昌元年(1095)拜北府宰相。天祚帝即位,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
书名。元傅若金撰。诗集八卷,文集十一卷,附录一卷。其弟傅若川编刻,诗集刊于洪武十五年(1382)建溪精舍,文集刊于洪武十七年。《四库全书》本诗文总为一编。通行有《嘉业堂丛书》本。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二人。在本道之外协管工部、文思院、都知等监,兵仗、鞍辔、抽分竹木各局,僧、道录司,在京府军等五卫,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方位的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参见“中原”。②州的等级。元在江北以户口六千户以上、一万五千户以下为
即“泰赤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