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王
辽封爵。萧韩宁、萧孝穆等先后受封。
辽封爵。萧韩宁、萧孝穆等先后受封。
官名。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始置,秩二千石。掌京城长安诸城门警卫,领城门屯兵,属官有司马一员及十二城门候。职显任重,每以重臣监领。王莽居摄时,更名为城门将军,诸城门各置校尉。始建国元年(9),又置
335—357十六国时前秦国君。公元355—357年在位。字长生。氐族。苻健第三子。皇始五年(355)继帝位,改元寿光。在位期间,擅杀无辜,残害百姓,酗酒不问政事。寿光三年(357)被苻坚、苻法等率兵
隋开皇十四年(594)置,因清水为名。治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北宋至道二年(996)徙刺榆,即今县。隋先后属济州、济北郡,唐属齐州,宋属济南府,元属泰安州,明、清又属济南府。
即“和什克”。
明末清初出现于中国西北回族地区的一种伊斯兰教道门。为伊斯兰教苏非派神秘主义与中国封建家族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各门宦皆有“教主”(亦称“老人家”、“卧里”、“道祖”)。“教主”宣扬神秘主义,自称能通真主,
?—1593明青海西宁土族人。东李土司。嘉靖四十年(1561)袭指挥使职。万历十一年(1583)会试,中武进士。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十九年任东司佥事,卒于官,归葬民和巴原(今享堂)。
唐戏曲脚色。与另一脚色“参军”共作滑稽诙谐表演。一般认为,宋元戏剧的副末由苍鹘演化而来,副净由参军演化而来。参见“参军戏”。
1362—1402明荣县(今属四川)人,字仲常,初名志高。方孝孺弟子。洪武中,蜀王荐为县训导。建文初,与修《太祖实录》,授检讨,累官刑部侍郎。燕师入南京,以方孝孺故被杀。
同宗之女。清制,不入于*格格五等之宗室女儿皆称宗女。入八分公侧室所生女以上者,给五、六品俸,不封授,不入八分公以下宗女,不给俸,不封授。
书名。明薛应旂撰。四十卷。其中“纪”三卷,“传”三十七卷。“纪”以记帝王,“传”以记臣下,各系以论、赞。对“四书”中所载人物,援引诸书,详其事迹,但杂引诸书,不著出处。又补“考”八卷,题应旂元孙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