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谏
唐代左、右补阙的别称。
唐代左、右补阙的别称。
又译宝儿赤、卜儿赤、博儿赤、保兀儿赤、保儿赤。蒙古语,原意为“司膳”、“厨师”。《元朝秘史》旁译与《华夷译语》均作“厨子”。蒙元怯薛执事之一。《元史·兵志二》:“亲烹饪以奉上饮者,曰博尔赤。”
即“芒卯”。
1727—1789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字宝诚、宝石,号山。乾隆贡士。授内阁中书,充《方略》及《通鉴辑览》纂修官、军机司员处行走。累迁刑部郎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京察一等,
刑罚名。唐律规定,造畜蛊毒及教令者处以绞刑,虽遇赦书仍与其家口处流刑三千里。又杀小功(同曾祖者)尊属、从父兄姊及谋反大逆者,虽遇赦,犹流二千里,故称。
古族名。戎的一支。分布于泉、皋等地。与扬拒、伊洛之戎错居于伊水、洛水一带。周襄王三年(前649)王子带谋叛时,曾与扬拒、伊洛之戎侵周,入王城,焚东门。秦、晋出兵救周,遂为晋所败,后附晋。
官署名。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变更钞法,立山东、河东、辽阳、江淮、湖广、川汉等六处泉货监,掌铸造至大通宝和大元通宝两种铜钱。至大四年罢。
属官统称。汉代三公府及其他重要官府皆置掾、史、属,分曹治事。掾为曹长,史、属为副贰。故掾史多冠以曹名,如户曹掾、户曹史等。掾史为有职吏,其下还有从掾位、从史位、待事掾、待事史等散吏。三国、晋、南北朝公
206—278西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玄通。王祥异母弟。生母每虐待祥,而己则谏母护祥,以孝友恭恪闻。汉末随兄避乱于庐江(治今安徽舒城)。及祥出仕,应本郡召,稍迁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转大中大
即今台湾屏东县东南牡丹乡驻地。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兵船侵扰台湾,此地番社被焚烧,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
385—407十六国时后燕国君。公元401—407年在位。鲜卑族。字道文,小字长生。慕容垂少子。建兴八年(393),封河间公,慕容盛摄行统制时,降爵为公。长乐元年(399),拜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