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门
唐都长安大明宫城南正门。龙朔二年(662)建。门内宫中正殿含元殿,南分京城翊善、永昌两坊,以为丹凤门街。门上有楼,下有三门道,门道均宽9米。曾改称明凤门,寻复故称。自高宗(李治)后诸帝移居大明宫,凡改元、大赦,皇帝则御此门楼举行朝会。
唐都长安大明宫城南正门。龙朔二年(662)建。门内宫中正殿含元殿,南分京城翊善、永昌两坊,以为丹凤门街。门上有楼,下有三门道,门道均宽9米。曾改称明凤门,寻复故称。自高宗(李治)后诸帝移居大明宫,凡改元、大赦,皇帝则御此门楼举行朝会。
本临晋关,因扼蒲津西口,西汉元封六年(前105)改称蒲津关。其后或简称“蒲关”,或仍沿用“临晋”旧称。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南。《旧唐书·回纥传》:宝应元年(762),回纥引兵助唐讨史朝义于东都,至忻
约956—1045辽六院部人,字休坚。圣宗时,由本部太保累官至南院大王。工文章,兴宗命为诗友。重熙十三年(1044),奉诏与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萧韩家奴编修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录,未
1871—1928江苏甘泉(今扬州)人,艺名小连生。初习梆子,后改唱京剧老生,以做工见长,念白亦佳,蜚声沪上。主张戏曲改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沈缦云等创建上海新舞台。善编剧,尝编演《潘烈士投
书名。北宋王溥等撰。四十卷。记周世宗一朝历史。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诏修是书,参预纂修的有扈蒙、张澹、王格、董淳等,宰相王溥监修。次年书成。已佚。近人缪荃孙有辑本,所录显德二年(955)至六年,才六
书名。清卞乃譝撰。一卷。太平军起义后,卞氏于咸丰三年(1853)入镇江江南提督邓绍良军幕,襄办文案。咸丰九年升署娄县知县,后城破被杀。此编即其随军作战纪事。起咸丰三年,迄咸丰七年。述江南战事颇详。为太
又称戽桶。一种人力灌溉提水工具。南方多用木制,北方多由柳条编成,用粗绳缚于其上下两端。两人对立,双手各执一绳,由低水面向高处往复掏水。元《王祯农书》有载。
?—约175东汉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人。熹平元年(172),于句章(今浙江宁波西北)起兵,自称大将军,立其父为越王,屡败官军,众至万余人。后为扬州刺史臧旻所败。复重整旗鼓,与官军相持达三年之久,终被镇
官名。隋唐时置,正九品下,属尚乘局。统领习驭、掌闲、驾士。掌饲养调习御马之法。
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渔泡江下游铁锁一带。明时为倮族聚居处。山河水隈,形势险要。明万历中为官军所占,置十余寨。
清代盐商以贩盐为世业的专利凭证。又称窝根、引窝。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行*纲法的*窝本。清初承明制,两淮盐课招商认窝缴纳,后成世业,称根窝。有根窝者称为窝商。窝商最初需费银一二千两,即可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