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派
即“金丹道教”。
即“金丹道教”。
?—1251察合台汗国可汗。察合台第五子。元定宗元年(1246),废合剌旭烈,立为汗。定宗死后,拒不参加选立宪宗蒙哥之忽里台,后被处死。
古历法名词。古代计算历法的一种方法和数据。根据观测,往上推算,求出一个出现日月经纬度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同一方位的时刻,即所谓“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象,这时刻称为“上元”,从“上元”到编算历书之年
古族名。居于周之西北,为周之劲敌,与薰育为同族。狁之称见于周懿王至宣王之间,以厉王、宣王时侵扰最甚。参见“董育”。
汉时王治危须城,在今新疆和硕县一带。属西域都护。后并于焉耆。
佛教词语。度意渡,谓举行一定仪式渡离生死苦海,使俗人出家为僧。佛教传入,初无定制。三国魏嘉平二年(250),中天竺律学僧人昙柯迦罗至洛阳,立羯磨法,始正式依律仪度僧。后渐由官府掌握剃度之权,称官度。唐
官名。唐天宝十一载(752)改吏部尚书置,至德二载(757)复旧称。
书名。清惠栋撰。六卷。原为所作《九经古义》之一,以先行刊出,故《九经古义》后仅虚列其目。是书繁征博引,以补杜预《左传集解》之疏误。然亦有过于牵强附会、泥于古义者。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武职。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职官。正五品。有自己所辖之土兵及地区。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参见“土官”。
藏语音译,意为秘书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所属僧官机构。设仲译钦波(大秘书)四名,均为四品僧官。主管全藏(班禅系统除外)宗教事务,掌管和办理达赖的印信、文书,负责僧官的培养、任免和调遣。对噶厦工作有监督权
满语音译,意为办事者。汉名为寺正,清大理寺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