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岳

五岳

岳一作嶽。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中宗封西岳为金天王,其后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说法:篇首云:“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下文又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后世对此有不同解释。五岳制度实始于汉武帝,谓尧、舜时即已有之,乃汉代经学家的附会。汉宣帝时确定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恒山(今曲阳县西北)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衡山为南岳。隋文帝后遂成定制。明弘治中于今山西浑源县恒山建北岳庙。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此。

猜你喜欢

  • 志和

    ?—1883清满洲正蓝旗人,字蔼云,号春圃。咸丰进士。其父文蔚为驻藏大臣。光绪三年(1877)授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旋改吏部左侍郎兼户部右侍郎。五年迁吏部右侍郎,改吏部左侍郎。次年擢都察院左都御使,

  • 后庭花

    后(後)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曲牌。南朝陈后主曾作《玉树后庭花》曲。唐时,入法曲。五代时,孙光宪等作《后庭花》曲,咏陈后主荒淫亡国事。杜牧诗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名句。双调,四十四

  • 高士廉

    577—647唐德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名俭,以字行。北齐宗室。隋仁寿中,举文才甲科,补治礼郎。坐事谪居交趾(今越南北部),为司法书佐。唐武德五年(622),累迁雍州治中。以甥女为太宗长孙皇后,参预

  • 学海

    杂志名。月刊。大型社会、自然科学综合刊物。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908.2.29)在日本东京创刊。北京大学留日学生编译社主编,陈发檀、黄德章、景定成、张耀曾、席聘臣等二十七人发起。“以绍介世界

  • 札里赤

    官名。蒙古语音译。蒙、元为怯薛执事之一。蒙语“札里”意为圣旨,“赤”意为者。“札里赤”意为书写圣旨者,掌书写大汗、皇帝的口述圣旨。

  • 杨涟

    1572—1625明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字文孺,号大洪。万历进士。授常熟知县,累迁兵科右给事中。泰昌元年(1620)迫李选侍移宫。天启二年(1622)任礼科都给事中。四年进左副都御史。上疏劾魏忠贤

  • 传法院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属鸿胪寺。掌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

  • 带钩

    古代束腰革带上的钩。现所见实物,其质料多系青铜,亦有铁、金、银、玉、石、骨、木等,其中一些属于明器或装饰物。器型常见有禽形、琴面形、曲棒形、竹节形、琵琶形、匙形及兽形等。其横剖面多呈弧形,钩体一端向钩

  • 一作鄎。西周封国。侯爵,姬姓。春秋时为楚所灭,置息县。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庄公十四年(前680):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

  • 绀州

    见“扜弥”。